1.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什么

2.理工男转型,奇瑞发布新能源战略,国内外齐驱角逐2025

3.汽车行业间常见的一些竞争战略有哪些

4.如何看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什么

汽车竞争战略分析报告_汽车厂商的竞争战略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发展趋势分析“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500万台,占新能源总销量的90%,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将仅为10%。即在未来十年发展中,纯电动汽车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6月11日,德勤战略与运营副总监牟嘉文指出,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势力间的全面竞争,将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牟嘉文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五大趋势:

1、发展趋势一:得益于政府政策倾斜,以及日趋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电池技术的提升,比混动车型有更低用车成本优势的纯电动汽车,未来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优势。受产业投资政策调整的影响,针对混动汽车的投资将会逐渐减少,再加上市场终端政策支持力度正在下降甚至取消,混动车型的发展空间将不断被挤压。

纯电汽车未来将占主导地位 全面竞争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截止至2019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10.2万辆和9.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0%和18.1%。累计方面,2019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达到了36.8万辆和36.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5%和59.8%。

在纯电动汽车产销方面,2018年全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截止至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8.2万辆和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2%和9.6%。

累计方面,2018年1-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8.6万辆和27.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6.1%和65.2%。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型的产销增长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力。4月,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销量超七成。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方面,2018年中国全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截止至2019年4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万辆和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6%和50.9%;

2019年1-4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8.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3%和43.7%。

2018-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8-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2018-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8年7月产量同比为45.4%)

牟嘉文指出,除了纯电汽车未来将占主导地位,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但从中国以电力为核心主体的能源战略、加氢站的建设受成本和技术水平制约、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成本高昂等因素考虑,中大型客车、公交车、物流车及重型货车等商用车将成为氢燃料电池最先普及的领域,短期内燃料电池难以推广到乘用车领域。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辆和230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4.8%和289.8%。

2、发展趋势二:根据德勤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研数据,60%高端车主和89%中低端车主认为续航里程超过400km的纯电动汽车可以满足他们日常的使用需求。而2019年第2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显示,乘用车续航里程普遍达到400km,这意味着,在技术快速提升下,续航里程将不再是用户购买新能源车的阻碍因素,而智能化、网联化、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这也是第二大趋势。

3、发展趋势三:牟嘉文预测的第三大趋势是,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势力间的全面竞争,将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从目前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来看,本土传统汽车品牌远超外资品牌,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外资、合资以及本土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加速,202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造车新势力面临存亡节点

“处于领先优势的本土传统汽车厂商将快速扩展全链条能力,以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那些起步晚、规划迟、转型慢的本土传统汽车厂商只能聚焦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端,成为‘代工厂’。对于传统的外资合资品牌来讲,必须加速市场进入、加快产品发布,如果不能稳固占领终端市场,将遭遇出局危机。”牟嘉文表示。

4、发展趋势四:牟嘉文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汽车产业价值链向上、下游进行了大幅延伸,产业利润结构正在随之改变,上游动力电池和智能科技、下游终端市场用户服务已成为重要利润池。由此,他预测第四个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厂商将发展为三种类型:布局全链条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聚焦终端市场流通、销售与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专注整车研发采购与生产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厂商。

在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厂商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从行业环境来看,补贴退坡、产能过剩,以及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涌入正在加剧竞争。从自身盈利性来看,一方面成本不断攀升,其中包括智能科技的巨额研发投入,新零售转型与服务创新需要海量投资;另一方面盈利模式尚待重构,新的利润来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比如,如何创新服务和数据应用。

5、发展趋势五:第五大趋势是关于盈利模式。在盈利模式重构的过程中,牟嘉文指出,时下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新零售转型(包括试水直销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直销模式是造车新势力为行业带来的最大变革与冲击,他们通过自建自营的零售新业态以及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品牌体验,解决了传统经销商模式下价格不透明、服务体验欠佳等诸多弊端。

与此同时,寻找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点是车企新零售转型成功的关键,比如说,直销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该模式给汽车厂商带来了巨额资金需求、运营复杂性等多重问题,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率难以平衡。

牟嘉文预计,对于尚没有完成大批量交车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未来两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绝大多数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一是因为以直销为主的新零售模式带来的巨额资金压力;二是供应链管控能力较弱,导致量产阶段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加大;三是某些新进入者还停留在PPT造车空谈上,并不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四是连目前最领先的新造车企业都尚未实现盈利,如果无法尽快证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大量新进入者将陷入融资困境,因资金链断裂而被淘汰出局。

希望可以采纳,谢谢

理工男转型,奇瑞发布新能源战略,国内外齐驱角逐2025

前几年,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如同一片无人打理的荒野 ,各色品牌在这场“大乱炖”中伺机而动,趁此机会造车新势力已经初步度过了品牌发展的“阵痛期”,从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也逐步完成品牌转型线路的梳理。

就在最近,中国汽车品牌中的“理工男”——奇瑞汽车正式发布包含新品牌、新产品、新技术在内的全新新能源战略。

全新品牌iCAR,竞争15-30万级市场

相比于近些年涌现的新兴品牌,像奇瑞汽车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定影响力与受众基础的传统车企,通常都走的是“树大根深”的发展模式,通过多品牌战略将企业的根系扎在中国不同细分市场领域,以谋求更稳定、更全面的发展姿态。

而此次在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上,奇瑞汽车首度推出独立的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

或许你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过去两年中国掀起的“微型纯电热”中,奇瑞汽车推出的小蚂蚁系列、QQ冰淇淋系列产品都从属于iCAR生态,不过如今iCAR成为独立品牌后将迎来新生,定位为“场景智能电动汽车引领品牌”,未来将瞄准15-30万级乘用车市场。

按照奇瑞汽车的说法,iCAR将“围绕ONE ID、原子级服务、数据埋点等底座能力,构建系统的场景智能解决方案。”说得通俗点,即iCAR将被塑造成一个以智能化为卖点、围绕用户需求场景而打造的品牌。

这的确符合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赛道的发展主旨,而基于消费升级以及中国品牌向上趋势,15-30万级要面临的是来自其他传统企业、高端造车新势力、合资企业的三方压力,iCAR既然将切入点选在此处,想必尚且还留有一些底牌,这就使得即将在不久后发布的iCAR旗下S56等产品更值得期待了。

星纪元 STERRA“打个样”,国内海外齐驱

除了新品牌iCAR,奇瑞集团旗下奇瑞、捷途乃至高端品牌星途均将向电气化时代全力迈进。

为此,星途汽车将推出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星纪元 STERRA。而星纪元 STERRA系列产品将覆盖20-50万、B到C级、轿车/SUV/MPV、纯电到增程等多重形式产品,目前奇瑞汽车已经携基于E0X平台打造的中大型电动轿车STERRA ES、中大型电动SUV STERRA ET亮相,大致为星纪元 STERRA系列“打了个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20年奇瑞汽车一直保持中国乘用车品牌出口第一的地位,时值全球汽车大变革之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品牌加速走向海外的最佳推手。

而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翻倍增长,一直以来星途品牌本就是国内外“双线发展”,在海外市场旗舰级产品揽月卖到了40万,未来全新新能源系列星纪元 STERRA将同步“输出”欧盟,代表中国制造站在更大的舞台上竞争。

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角逐2025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市场渗透率达25.6%,预计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达到900万、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0%左右。

而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处于“一家独大”局面,一个成熟的市场纵然市场份额都掌握在大部分品牌手中,但从市场发展规律以及宏观调控层面来说,单一品牌独占鳌头的情况不会长久维持。中国传统车企此前为自己设立的关键转型时间节点不约而同地都是2025年,包括奇瑞汽车也发布了“瑶光2025战略”,预计2023-2025这三年时间可能将会有一个乃至几个品牌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新能源汽车圈的“新顶流”。

因此,2023年,奇瑞汽车势必要 加速完善技术与产品的布局。

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上,奇瑞汽车发布了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它由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传动效率>97.6%的双电机驱动+3挡DHT构成,可赋予产品快至4.26s的百公里加速度、高达4000N·m的轮端输出扭矩以及低至4.2L/100km的综合油耗,补能方面,则仅需18分钟即可将电池电量补充至80%。

作为新能源产品的核心部件,一个品牌若是掌握了更先进的电池技术,也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此次奇瑞汽车采用全新材料M3P辅以NP2.0技术、自加热与自冷却技术,创造了一套严谨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具备IP68级浸水防护能力、可在-35℃~60℃温域实现智能温控,即使发生碰撞或遭遇极端天气也能做到主动隔离、向下泄压、10ms极速断电以及0热蔓延,安全性以及冬季低温出行的电池活性都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据悉,在2023-2024年将陆续有20+款新车搭载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目前已经有星途瑶光、奇瑞瑞虎 9、TJ-1 以及捷途旅行者等产品运用了奇瑞第三代混动科技,2023年奇瑞捷途 X70 系、X90 系均将更新混动版本车型,为奇瑞集团塑造一个可靠的混动矩阵。

写在最后:2023年,传统主机厂回归势必会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有格局再度“洗牌”,一边是新品牌iCAR、星途新系列星纪元 STERRA引领奇瑞集团向上,一边是在混动技术领域的厚积薄发,一边是国内、海外市场的并驾齐驱,面向全面电气化时代,奇瑞汽车或许不是反应最快的企业,但却是最稳的,如今奇瑞汽车的电气化事业蓝图已经趋于完整,正式启航后,这位不乏事业心的“理工男”会有何种前景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骑士侃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行业间常见的一些竞争战略有哪些

什么是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就是要制造差异,也就是说,要故意选择不同的一套经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思考运营有效性就如同一个人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它涉及怎样才能使自己达到最佳和每项业务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思考战略则是一个人去思考什么应该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思考建立在成本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它事关通过精心选择而达到与众不同。或者说,运营有效性告诉你该怎么做你的事,而战略则是告诉你做什么事对于你更有价值。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战略必须代表一个与众不同的价值主张。这个价值主张事有个性的,是不同于他人的,所以是"有界限"的。这个"有界限"的意义用一个词进行概括即:定位。

在战争中,指挥官就确定了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的高地以及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必须夺取的新高地。这时,我们把"旧高地"所体现的价值抽象为一种已经存在的市场价值,而把"新高地"所体现的价值抽象为企业独特的自我价值。它们相互体现彼此的价值。独特的自我价值:可能表现为你应该擅长什么而不一定是你自己已经擅长什么;也可能表现为你应该在哪方面做到最好而不一定是你已经在哪方面做得最好......,而所有这些表现最后都要以一个独特的价值为中心,即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价值。已经存在的市场价值:即从顾客必然存在的需求出发,决定什么样的自我价值可以经营。大多数管理者都是从他们的顾客的角度来描述战略定位的。西南航空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对价格和方便性敏感的乘客,这样,西南航空公司坚持以针对独特顾客群的经营为基础,确立了独特有利的战略定位。

如何看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于20世纪初开始发展

汽车零部件为汽车工业的基础,世界汽车工业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育时期,汽车的诞生在欧洲,但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工业的形成是在美国,以后又扩展到欧洲、日本直至世界。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兴市场,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向中国、印度、巴西等低成本国家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但是保留研发、设计、采购等环节。随着汽车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国内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但总体来看,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及布局早于我国。

目前国外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市场聚焦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欧美国家的第三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对较多,并且汽车第三方零配件、改装配件市场较为广阔,对于政府来讲,对于汽车零部件的监管相对较为严格,从责任划分、管理机制的方面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

美日德代表性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完善

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主要发展国家以美国、日本及德国为主。德尔福公司、伟世通汽车系统公司、电装公司、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等全球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的产品线广度均涵盖多类汽车零部件产品,说明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发展已进入系统整合阶段,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将朝系统化及模块化前进,国际大厂因拥有核心技术力量和较大研发经费实力,能有效地将众多系统进行整合,适时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爱信精机、大陆、现代摩比斯、李尔、法雷奥等,主要集中在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国别分布情况

当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由美国、德国、法国及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主导,国内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力量仍显薄弱。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的2022年全球OEM市场零部件供应商排名,日本、欧洲和北美供应商在前50强占据绝大多数。

经过长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逐步显现出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经营特点,并涌现出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

根据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数据,排在前五位的企业分别是博世、电装、大陆、潍柴集团和采埃孚。从前十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区域布局来看,集中分布在德国、日本等地,主要布局业务覆盖了汽车发动机、自动驾驶、汽车轮胎等多个领域。

注:①2022年榜单中采取2021年数据进行排名;②此处营收选用零部件收入。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