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年销百万到一地鸡毛,长安福特的教训触目惊心,破局没那么容易

2.车企三季度业绩:豪华车盆满钵满,长安/比亚迪领跑自主

3.车企2019年度财报解读,谁卖的车最赚钱?

4.长安汽车扭亏为盈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两倍

5.《财富》中国500强出炉:汽车业23家上榜,上汽依然第一

从年销百万到一地鸡毛,长安福特的教训触目惊心,破局没那么容易

长安汽车财务数据_长安汽车财务数据分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世事难料,变化无常。

而在中国的 汽车 市场,一个品牌的盛衰兴替则用不上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三年足矣。

就比如长安福特。

2020年8月30日,长安 汽车 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其中长安福特的成绩让人不禁唏嘘——中国的 汽车 市场实在太残酷了。

长安 汽车 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26.02亿元,同比大涨216.17%。

而合资品牌则有些暗淡,长安福特实现销量9.70万辆,同比增长29.7%,别看销量有所增加,但是它的净利润方面表现欠佳,亏损11.40亿元(这并不是长安福特第一次亏损,2018年长安福特全年销量37.8万辆,同比下滑54.4%,净亏损8.04亿元,直接拖累长安归母净利润暴跌90.46%),就连一向不被人看好的长安马自达净利润都达到6.59亿。

由此可见长安福特处境之艰难。

而在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90万+,距离百万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市场前景无限看好。大家都以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但没想到这却成了长安福特最后的高光时刻。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长安福特年销量逐年下滑,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82.8万辆,2018年销量37.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8万辆。

毫无疑问,这就是明晃晃的断崖式崩盘,速度之快、落差之大,非常触目惊心。

曾经,长安福特和大众、日系等一票对手并驾齐驱,当年的福克斯、翼虎、锐界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带头大哥,风头一时无两。在最高峰时期,长安福特贡献的利润占长安 汽车 整体利润九成左右,福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 历史 最高的4.09%。

一、前世今生,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长安福特成立的时间是2001年。

其实,早在18年,福特就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亨利·福特二世说“福特 汽车 公司非常有兴趣,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汽车 工业的发展进程”。

但是,福特却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直到2001年,福特才和长安 汽车 成立合资公司。

那这20多年,福特都干了些啥呢?

1995年,福特曾经有机会和上汽合作,当时上汽在美国和通用、福特同时接触,以敲定最终的合作伙伴,但是因为福特一直坚持大宇50%的股权控制,这让上汽难以接受,同时通用在零部件国产化、技术开发、CKD材料进口价格、技术转让条件及费用等方面的更具有诚意,最终的结果是上汽和通用结缘,福特出局。

随后在1998年,福特又和东风 汽车 接触。因为当时东风内部的债务负担比较大,福特的合作条件又有些苛刻,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进入21世纪,眼看大众、通用、本田、丰田、日产等大车企都在中国开花结果,福特最终把目光投向了长安 汽车 ,两者牵手成功。

表面上看,福特是全球一流的知名车企,而长安 汽车 是中国的百年企业,两者的合作看起来门当户对。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时福特 汽车 累计亏损达到54亿美元,而长安 汽车 当时也受制于政策,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再加上当时长安 汽车 还是主打微型车,对双方来说,彼此只能说是搭伙过日子。

二、高光时刻,水涨船高

长安福特的开局算不上太好,发展也一直不温不火。

2003年首款车型嘉年华下线,当年销量不到一万台,而其他合资对手的年销量都超过了5万台,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的年销量也一直没有超过50万台。同样是在2012年,上汽大众的销量为128万,上汽通用为131万,一汽大众为130万,成立晚一年的北京现代年销量85万,成立晚两年的东风日产销量77万。

能够看得出来,长安福特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不小。

直到2013年,长安福特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3年,长安福特销量突破50万,达到67万,同比大增62%;

2014年,长安福特销量80.2万辆,同比增长18%。

2015年,长安福特年度销量达到86.8万辆,实现了小幅增长。

2016年,长安福特登顶95.8万辆,达到最高销量纪录。

至此,长安福特距离百万销量门槛仅一步之遥。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为114万辆,东风日产113万辆,上汽通用188万辆,上汽大众200万辆,一汽大众190万辆。

很明显,长安福特和对手的距离缩小了。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那几年中国 汽车 市场高速增长是长安福特销量的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中国 汽车 市场整体销量为1850万辆,一直到2017年,这个数据超过了2800万辆,这6年间,市场增量足足有1000万。

长安福特借势水涨船高,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客气地说,在这样猛烈的巨风下,如果还有谁没有被带起来,那它趁早和中国市场说再见。

强势的产品更新是长安福特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产品层面,长安福特在2011年推出了1515战略,主要内容是201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车,包括翼虎、翼博、福睿斯、锐界、金牛座5款全新车型,还有福克斯、蒙迪欧2款车的全新换代,再加上嘉年华、福克斯2款车型的中期改款。

其中以福克斯、翼虎以及锐界最为亮眼。福克斯力压朗逸成为2014年的轿车市场销量冠军,销量达到39万,2015年和2016年的销量也都超过了20万,畅销程度可见一斑。

翼虎2014年销量达到了23万辆,

技术上,2011年引进当时福特最新的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

客观地说,当年美系车品牌影响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马丁脸”在当时是一个大看点,再加上操控口碑以及动力加持,这一波福特的产品力还是很能打的,为销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炮弹。

三、断崖式下降,光速陨落

从2016年销量近100万辆到2020年前七个月销量仅有8万+,还不到9万辆。当然有人会把这个原因归结于车市整体下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三年多的时间,长安福特的衰退速度也着实惊人。

一般来说,内因更具有决定性。

1、首先就是最直接的车型产品。

长安福特的衰退与它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有很大的关系。曾经有高管在接受媒体访的时候,表示说福特在中国销量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导入乏力。

2015年金牛座上市之后,直到2018年的全新福克斯,长安福特在三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推出一款新车,这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车市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则疯狂推出新车,尤其是日系品牌,在2018年之后整个车市趋于低迷的时候竟然逆势增长,几乎是全面开花,从小型车市场到中大型市场各个细分市场都咄咄逼人, 原有的明星产品继续补强,还增加了很多孪生车型,比如丰田的奕泽和C-HR、威兰达、本田冠道和UR-V,凌派、皓影、尊享、INSPIRE,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布局了两款车型。

此外,断轴和变速箱等质量问题让福特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长安福特旗下核心车型的断轴以及双离合变速箱抖动严重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受理 汽车 产品投诉情况的统计,2017年,长安福特被投诉850次,位列第一,超过一汽大众的806次和上海大众的712次,这让长安福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不仅没有正面积极解决问题,嘴硬拒不召回,反而敷衍了事,能拖就拖,这极大伤害了消费者的热情。

反观大众因为DSG双离合变速器也被消费者诟病,过程是有些曲折,但大众还是选择了召回,结果还是正面的,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大众成为了大赢家。

中国市场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手在攻城略地,而长安福特固步自封,眼睁睁看别人大口吃肉,自己只能干喝汤。

现在是还能喝点汤,未来有可能就像铃木一样,连桌面都上不了,灰溜溜地溜出中国市场。

2、库存高企

销量不振另外一个连锁反应就是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大。

前两年,因为产量过剩,长安福特主动减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用长安福特经销商的话说就是,以前会根据长安福特提供的预计产量进货,而最近两年,则变成了长安福特经常临时通知下周停产,这种突然袭击搞多了,对经销商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据了解,长安福特整车工厂有5家,其中3家在重庆,1家在杭州,1家在哈尔滨,5家工厂总产能约为160万辆。

哈尔滨工厂投产于2016年,当时长安福特的年销量95.8万辆,正处于巅峰时刻,未来可期。

谁也没有预料到,长安福特竟然自己先崩盘了。

销量骤减的一个后果就是,产能过剩、经销商压力更大。随后连锁反应是,经销商进车更加保守和谨慎,导致长安福特的销量可能进一步下滑。

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2月,长安福特库存系数高达3.16,高居国内合资品牌“榜首”。最近几个月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0.8-1.2之间这个合理库存系数范围。

3、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管频繁更换。

业务上的所有风吹草动,最终都是人做出的决定,所以,福特中国管理层人员的频繁变动理当要为市场表现不佳背锅。

据不完全统计,福特中国自2008年至今的12年时间里,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位置至少有8人坐过,平均在职时间1.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些年份都发生了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人事变更。

这显然不是一款或者几款全球车型就能做到的。

在品牌忠诚度较低、受产品更新频率影响较大的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4、福特总部对中国业务的战略出现了问题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个福特”的战略帮助福特度过了危机。这个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精简各个级别的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同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全球,缩减成本,效果当然是非常显著的,福特迅速摆脱120亿美元的亏损状态,度过了危机。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福特”的打法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消费者也有自己的使用需求,大空间、低油耗还有实用性都是用户关心的重点,而福特的全球车型明显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还只有福克斯、蒙迪欧和嘉年华三款轿车,翼虎直到20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而此时国内的SUV市场已经如火如荼了,我们再来看2015年上市的金牛座,尽管定位是中高端轿车,我记得是陈道明代言的,但实际上这款车型在美国市场已停售多年,这种业务决策只能说非常漫不经心。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它们基本都针对中国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战略。如通用进入中国后与上汽共同成立泛亚技术中心,为中国本土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早在2008年就上市的号称德原朗的朗逸在中国市场都成了明星产品,雷凌作为卡罗拉的兄弟车型在2014年也开始销售,现在朗逸堪称本土化最成功的车型,雷凌的月销量基本保持2万+的水平,和卡罗拉遥相呼应。

但福特的中国战略恰恰相反,要不靠着全球车型吃老板,要不就凑乎来个老掉牙的车型,这样的战斗表现注定了长安福特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市场销量自然一败涂地。

四、痛定思痛,全面再来

别人家都是跟着大盘跑,就能收获销量,而福特却偏偏“逆市而为”,这种表现深深刺痛了福特的神经。

尽管福特在中国市场上遇冷,但是,福特绝对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动机。当福特意识到它在中国市场的失误之后,马上就调整了策略。

1、首先是人,高管阵营本土化

2018年4月,李宏鹏出任福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兼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2018年10月,奇瑞 汽车 原总经理陈安宁出任福特集团副总裁、福特中国CEO。陈安宁可谓是福特老兵了,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又回到福特。陈安宁回归之后,福特将中国市场升级为与北美市场并列的核心市场,由福特总部直管,用陈安宁自己的话说就是“福特在中国的业务我能说了算。”

紧接着,福特中国及其在长安福特的高管层,迎来了一波重新排兵布阵。先后由曾经有着9年东风日产营销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CEO杨嵩,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原福特老将刘宗信再次加盟,出任销售副总裁;曾经有着10年日产公关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市场总监霍静女士,出任福特中国公关副总裁;以及最近一段时间陈晓波和王金海分别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副总裁和执行副总裁的职位。

如此之大的高管阵营本土化改革,对长安福特来说,实属前所未有,这显示了福特变革的决心和力度。

2、产品换新、技术升级

2018年全新福克斯的上市,长安福特在2019年又紧接着推出了全新一代福克斯Active、全新产品锐际Escape、全新第六代探险者投放市场,以及金牛座、锐界中期改款产品等。

举动可以说不小,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夺回曾经丢失的市场。

2019 年4月,陈安宁发布了“福特中国2.0”战略,主要内容是330,即3年时间推出30款以上新车型;其次,深化在华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发布了智能 科技 和中国创新。

长安福特在2019年上市和改款的车型上,还搭载了智行信息 系统SYNC+,这是和百度合作开发的,还有Co-Pilot360驾驶系统,还有C-V2X技术,这些技术都已经搭载或即将搭载在长安福特的车型上,

市场和消费者能够感受得到,长安福特对市场的变化趋势依然敏感,虽然失落了几年,但在技术储备上并不逊色。

3、此外经销商层面,长安福特的决策也明显更有针对性。

代理过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一职的刘曰海之前接受访的时候就说过,经销商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细化运营。

具体表现是,2019年,长安福特调整了经销商管理思路,销售模式由批发推动型转向零售拉动型——即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

基于这个思路,长安福特经销商减轻了库存压力,情理了3万台积压库存,最大程度地帮助经销商改善财务和现金流。

五、效果初显,但问题更多

2019年是长安福特调整过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但销售数据并不理想。

2018年,长安福特年销量为37.78万辆,同比下降了54.38%,2019年销量为18.39万辆,同比又下降了51.3%,2020年前8个月总销量达到13.54万,同比去年同期103854辆增长了30%,目前可以说终止了跌跌不断的趋势。

而且,长安福特自从2020年4月份起,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这无疑是个正面的信号。这已经说明了,去年发布的“福特中国2.0”战略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从具体车型来看,目前长安福特的销售主力是锐际,目前销量已经超过2万,其次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锐界,轿车方面,以福克斯和福睿斯为代表,销量也都分别超过了两万,虽然说和竞争对手相比,长安福特这几款车的销量并算不上多出色,好在SUV和轿车两个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表现都比较均衡,正是凭借这一点,长安福特才实现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从销量上来看,2020年长安福特在单月销量以及累计销量两个统计口径上,都实现了同比增长,但这个增长建立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之上,这并不能说明长安福特在华复苏。

1、产品依然存在问题

从产品来说,长安福特旗下车型依然问题重重,致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随着管理层的本土化而恢复竞争力。

比如福克斯201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2018年的更新换代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解决,配置上没有亮点,更过分的是还搭载了三缸发动机,虽然从技术层面三缸发动机已经日新月异,但无奈市场就是不认账。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曾经8个月销售近30万辆的车型,2019年全年销量不足1万辆,现在月销量也就是2000多台,被当年并驾齐驱的对手地甩在了后面。

蒙迪欧和翼虎的改款像是敷衍了事。除了翼虎换了个新的马丁脸,其他的变化,不拿放大镜都找不出来。内饰设计一如既往地老旧和潦草,丝毫没有要跟上潮流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在中国市场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安福特的这种操作注定了它难以恢复到往日的水平。

2、从目前市场竞争的态势来看,长安福特陷入了多重困境。

一是刚才说的自身问题,自家车型虽然这几年极力推新,但原来消费者熟悉的车型换汤不换药,甚至还逆势而行,新出的车型则需要市场发酵和推广,需要消费者慢慢认识,不能迅速转换销量,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是我们从乘联会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德系、日系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明显,而美系、韩系、法系同比降幅均超过20%,留给长安福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少。

从整体形势来看,长安福特的未来场景并不乐观。可以预见的是,长安福特要想在中国市场恢复往日的销量规模,它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战,而它本身也要经历一场阵痛。比如说人事方面会在继续调整,产品方面也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出来。

以上就是长安福特此刻的真实写照。

此前公布的『2025』中,福特正在酝酿新一轮多达50款新车的产品阵容,其中包含15款电动车和8款SUV车型,看起来振奋人心。

只是,战略上的表述上高举高打是理所应当,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目标则是另外一回事。上文说了,长安福特三面受困,要想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要想实现4年前的销量规模,这不是喊喊战略就能实现的,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要克服。

希望长安福特能早日找回状态,毕竟留给它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了。

车企三季度业绩:豪华车盆满钵满,长安/比亚迪领跑自主

最艰难的2020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各大车企的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也随之登场。原本受疫情影响,2020年是车市最为艰难的一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不少车企也纷纷挂出营收、利润红灯,净利润甚至出现巨亏现象。

不过进入到下半年,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常态化,各大汽车制造商积极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动,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带领全球汽车市场从低迷中快速反弹,呈整体回暖态势。根据《一句话点评》整理的国内外车企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多数车企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转正,比如戴姆勒和特斯拉等,包括中国本土上市车企营收利润也迎来大涨,如长安和比亚迪等。

不过市场竞争就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在2020年的危机中,也呈现出许多机遇,比如高端汽车产品销量猛涨,推动有这类产品的车企实现销量和利润双丰收。但更多的平民化的产品,包括弱势品牌产品,依然处于动荡和迷茫之中,比如力帆、海马、众泰等车企等。

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只会不断向前发展,任何意外都不可能阻挡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进程。只不过有很多的车企、品牌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错过了机遇,成为时代的配角而已。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回暖,会对跨国车企带来很好的利润和产销规模的保障。也有观点认为,跨国车企在重仓中国市场后,势必也会加剧中国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这对中国本土车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市场影响全球

就目前公布的戴姆勒、特斯拉、福特、现代、大众等跨国车企的季度业绩来看,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倚重中国市场的车企情况远远好于竞争对手。的确,“全球车市看中国,中国市场影响全球”的论证愈来愈明显。

拿戴姆特集团来说,上半年其净利润还出现近20亿欧元的亏损,但到了第三季度,戴姆勒集团净利润增长22%至21.6亿欧元,要知道这个净利润的取得,还是在营收跌幅6.9%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意味着,在车市愈加艰难的当下,降本增效对企业业绩的提升与销售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而全球61.4万辆的奔驰乘用车中,有22.36万辆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这个比重已经超过了36%。近年来,中国市场已成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反弹,戴姆勒业绩表现超出预期。前三季度戴姆勒公司欧洲、北美市场收入分别减少13%和20%,仅中国市场收入增长7%。

提到超出预期和降本增效,宝马也是一个活案例。虽然宝马还未发布季报,但根据其公布三季度暴涨329%至30.65亿欧元的现金流就不难发现,在动荡时代,稳住现金流将对应对风险和危机,改善财务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中国市场来看,华晨宝马前第三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1.5%,领涨ABB,无疑这也为宝马全球提供了强大的业绩支撑。

另外一个表现不错的跨国车企是特斯拉,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特斯拉以13.9万辆的新车交付量,创造了87.71亿美元的营收水平,同比增长39%,同时也打破了特斯拉在2019年第四季度创下的11.2万辆最高交付记录。基于此,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创造了特斯拉季度盈利纪录。

良好的势头下,马斯克并未调低全年50万辆的交付目标,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必须将交付数量提升至18.16万辆。毫无疑问,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特斯拉占据了不少城市所有新车销量的榜首。业内分析认为,特斯拉将希望寄托于中国市场,能否实现目标将“主要取决于Model?Y和上海工厂产量的环比增长”。

为什么说中国市场影响全球,除了戴姆勒和特斯拉外,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福特。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福特营业收入为375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36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9.7%,同比增长5%;净利润达到24亿美元,远超此前华尔街预期的9.39亿美元。

得益于中国市场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4%至16.4万辆的销量增长,使得福特在华的市占率有所提升,其中福特、林肯和江铃的销量都实现了较去年同期两位数的上升。这也是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息税前利润也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更福特,更中国”的理念不仅让福特中国缓了一口气,而且也让福特全球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车市的发展此起彼伏,有增就有降,比如现代汽车似乎就陷入新的困境中,特别是发动机质量问题带来的召回为现代汽车在第三季度带去了更大的支出。虽然当季收入增长了2.3%至27.58万亿韩元,但净亏损达却高达1888亿韩元。

销量上,三季度现代全球下滑9.6%至99.8万辆,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方面,现代的发展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第三季度销量下滑22.5%至18.3万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起亚等韩系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明显影响现代汽车在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拖累了全球的市场表现。

另外,捷豹路虎三季度营业收入64亿英镑增2.8%,税前盈利3.18亿英镑,较上年同期亏损2.73亿英镑的数据增长了5.91亿英镑,实现营收、盈利双增长。特别是三季度中国市场表现突出,销量增幅24.3%,为三季度盈利做出贡献。还有包括大众集团,虽然三季度同比减少18.7%至27.5亿欧元的税后利润,但在华销量3%的增长上,一定程度上助力大众集团实现了扭亏为盈。

未来可期?但不一定属于?

进入到金九银十,于上半年抑制的汽车消费在国家政策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下,逐步得到了释放。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8、9三个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速均突破10%;新车注册登记的情况来看,一季度577万辆-21.2%,二季度836万辆+7.2%,三季度903万辆+20.5%,从购置税收入来看,三季度三个月车购税增速同比,均恢复到两位数增长,其中,9月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5.9%,回暖速度可见一斑。

正如汽车销量一样,市场热度需要汽车厂家支撑起来,中国车市的回暖,势必也会表现在车企的销量和业绩数据上。根据国内上市车企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车企都一改上半年糟糕的颓势,实现了回暖复苏,这也带领在上半年负增长的车企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逆转。特别是比亚迪、一汽解放、长安汽车、福田汽车、江铃汽车等实现了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特别是利润方面,比亚迪、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实现了翻倍。

公告显示,得益于汉、唐等旗舰产品的销量、手机组装业务的、智能产品、光伏业务、防疫物资等板块的发力,1-9月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母净利润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46亿元,同比增长160.15%-184.93%。

长安汽车则因为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58.4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230.98%。

还有常超发挥的车企江铃汽车,得益于汽车销量的猛涨,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为22.08万辆增9.21%,特别是在商用车和皮卡方面提供的业绩支持,江铃前三季度的营收为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净利润翻倍增长,增长127.42%达3.59亿元。

从上述这些车企的势头来看,国内车市确实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市场的眷顾并非每家车企都能抓住,包括上汽集团也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表现得较为艰难,即便上汽是国内最为赚钱的上市车企。

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4982.62亿元降1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48亿元降19.93%。销量下降是上汽集团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上汽集团销量为361.32万辆,同比减少18.14%,降幅超过国内汽车整体水平,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表现均不理想。

当然,还有前三季度利润出现净亏损的上市车企,如力帆、海马和众泰等,几乎是上市车企被边缘化的代表。数据显示,力帆汽车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1%至26亿元,净利润亏损34亿元。最近力帆在寻求破产重组,和吉利正式接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北汽蓝谷因新能源销量骤降,加之工厂、研发投入等因素,使得前三季度营收下滑78%至39亿元,而净利润亏损高达28亿元。还有众泰汽车也一度陷入破产边缘,乘联会已经没有销量数据,前三季度营收也同比暴跌72%至9.81亿元,净利润亏损高达15亿元。

营收利润虽然只是一个指标,但背后体现出来的企业的财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对车企和行业来讲,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已成定局,最后一个季度是冲刺阶段,强者可以在最后一个季度实现冲刺,弱者则将在冲刺中被甩得更远。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企2019年度财报解读,谁卖的车最赚钱?

疫情期间,随着各大上市车企陆续发布2019年度的业绩报告,似乎给2020年的汽车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很多车企在去年的销量获得正增长,但营收出现大幅下跌。相反,部分销量不乐观的品牌,利润却翻倍,下面来看看都有谁。

豪华品牌:整体表现良好,中国市场的贡献量大

随着消费升级,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吃香,近两年的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在2019年,豪华车的累计销量超220万辆,同比增长11.9%。而从近期的财报数据来看,豪华品牌的整体表现也比较良好。

在豪华车领域,目前主要是沃尔沃、捷豹路虎、戴姆勒、法拉利等品牌公布了2019年财报。其中,沃尔沃在去年的营业收入为2741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8.5%,营业利润为143亿瑞典克朗,同比微增0.8%。这离不开中国消费者对沃尔沃车型的青睐,自从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以来,沃尔沃在华的销量就稳步升高。

利润增长的品牌还有捷豹路虎,根据捷豹路虎官方给出的财报数据,第三财季捷豹路虎营收达到64亿英镑,同比增长2.8%,税前盈利为3.18亿英镑。对于这样的表现,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结构等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销量提高,法拉利汽车在2019年的成绩也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向全球客户共交付整车10131辆,同比增长9.5%,2019年公司净收入达到37.66亿欧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为6.99亿欧元。其中,法拉利汽车在我国共交付了836辆,同比增长20%,成为法拉利年度交付增长最明显的海外市场。

但与上文的品牌不同,戴姆勒的盈利出现下跌。2019年,戴姆勒集团的总销量为334万辆,营业额增长3%至1727亿欧元,全年息税前利润为43亿欧元,相比2018年下降61%。净利润同比下降64%至27亿欧元,戴姆勒股份公司股东归属净利润为24亿欧元,每股收益降至2.22欧元。这主要是因为戴姆勒在去年为了加速转型,大力度投入进行阔斧改革。对于2020年,戴姆勒将以空前力度推行一系列举措,预计息税前利润将会有明显提升。

主流合资品牌:韩系车比日系车更有看点

日系车的表现一向不错,2019年的销量同比增长3.4%。不过在财报方面,不少日系品牌的利润都有所下跌。

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丰田汽车的2020财年前三财季营业收入为22.8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为2.0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2%。基于此良好表现,丰田汽车对整体2020财年的走向作出了新的判断,预计2020财年全球销量达到1073万辆,营业收入将达到29.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将达到2.5万亿日元。

与丰田不同,日产、马自达和本田的前三财季表现均不佳,其中,本田的营业利润为6392亿日元,同比下滑6.5%,税前利润为7861亿日元,同比下滑9.4%。这与本田去年全球销量下滑有一定相关性,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同比有12.22%的强劲增长,本田将本财年全球汽车销量预估从4.5万台小幅上调5,000台,至498万台。

各个美系品牌的表现也不理想,例如通用汽车,据其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净收入1372亿美元,同比下滑6.7%,净利润67亿美元,同比下滑17.4%,对此,去年的罢工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福特汽车由于在自动驾驶方面不断加码,财务数据也有所下跌,在去年的营收是1559亿美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4700万美元,同比下降98.7%。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虽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断下滑,但在财报上取得了一份相当出彩的成绩,在去年的营业利润为3.6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也增至3.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8%。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现代汽车也提高了销量目标,其中中国市场的年销量目标是75万辆,并推出第十代索纳塔、菲斯塔EV、全新MPV以及全新伊兰特等车型。

自主品牌:增长是主基调,一汽和北汽给力

最后再来看自主车企,表现最亮眼的是一汽集团,得益于旗下各个品牌一同发力,一汽集团在去年迎来营收利润双增长,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4.4%,净利润达到440.5亿元,同比增长2.2%。

当中,自主板块有很大的功劳,在2019年,红旗品牌构建起了SUV矩阵,并且销量一路突破10万辆。而奔腾品牌也进一步完善了T家族的SUV矩阵,销量也早早突破10万大关。不过对于一汽来说,目前的胜利是阶段性的,因为按照,一汽集团在未来三年还有360亿元的利润空白等待填补。

收入有所增长的还有北汽集团。早前,北汽集团就宣布了2019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消息,与2018年4807.4亿元相比,同比增长4.26%。对此,除了北京奔驰在19年的销量出现波峰,还要得益于北汽越野的销量迎来了高光时刻,年销量达到3.6万辆,同比大增34.5%。

与上述品牌不同,长安汽车在2019年的净利润亏损24-29亿元,同比去年暴跌452.56%-526.01%。对于业绩不佳的理由,长安汽车表示主要受销量下滑影响,尤其是旗下的福特汽车。不过对于未来,长安汽车充满信心,仅是长安福特就在2021年前至少投放18款新车。

从上文的车企财报状况来看,下跌是主基调,2019年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是极其艰难的一年。如今进入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也许汽车市场会更加严峻,洗牌或会进一步加剧。面对这样的环境,车企们都做好准备工作了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扭亏为盈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两倍

8月30日下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下称“长安汽车”)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上半年,长安汽车营收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6.02亿元,同比增长216.17%,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

据长安汽车此前的公告,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亿元。同时,长安汽车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股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亿元。此外,长安汽车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75亿元。

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第一汽车频道记者查询发现,今年二季度起,长安汽车销量迅速回升,4月、5月、6月三个月销量分别达到32%、54.3%及38.1%的同比增长。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830992辆,同比增长1.3%,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的实现了销量正增长的车企。

销量增长前提下,主营业务仍然出现亏损,原因主要在于合资公司长安福特出现了11.4亿元的亏损。记者了解到,长安福特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不断提高产品投资、技术投资的力度,以及产能过剩。

去年下半年至今,长安福特先后导入了锐际、探险者,以及林肯旗下的两款国产车冒险家和飞行家。其中探险者是同级别唯一前置后驱平台的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更高。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销量为9.7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29.7%,但距离该公司盈亏平衡所需要的销量还有一定差距。随着上述车型销量的提高,预计今年下半年长安福特的产能过剩压力会有所缓解。

长安自主乘用车今年的业绩表现突出,不仅是该集团的亮点,也是全行业本土品牌的领先者。上半年,长安汽车批售汽车30.8万辆,同比增长1.2%;?欧尚汽车批售7.2万辆,同比增长7.7%,平均单价提升超20%。

长安汽车形成多个明星产品支撑的销量结构,如SUV序列中,CS75系列连续三个月月销量破2?万辆,CS35PLUS位居自主小型SUV细分市场第一(零售市场),长安汽车在今年疫情期间发布的新车UNI-T,7月销量达到10081辆,作为长安汽车首款高端产品,长安高端化突破取得显著成效。轿车序列中,6月逸动PLUS批售突破?1.6万辆,零售居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第一。

和2017、2018年相比,长安汽车去年起强势崛起的核心原因在于新产品周期的到来。新的产品周期,长安汽车解决了老产品造型过时的问题,并且切换了全新的动力总成。除此之外,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领域,长安汽车和部分自主车企以及外资车企相比优势明显。如UNI-T是中国首个达到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量产车。预计长安自主乘用车在去年开始的产品周期(约为5年)都可能保持较为强势的业绩表现。

长安汽车最大的挑战在于长安福特,虽然后者去年下半年至今销量保持持续上升态势,但绝对总量和巅峰时期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花更长的时间修复和提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财富》中国500强出炉:汽车业23家上榜,上汽依然第一

财富中文网刚刚发布了2020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本排行榜覆盖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按2019年财务年度的营业收入对公司进行排名,本排行榜统计截止日为2020年5月15日。

数据显示,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50.5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1%;净利润达到4.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6%。去年中国GDP为99.1万亿元,这意味着上榜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超过了去年GDP的一半。那么车企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23家上榜,3家名次上升

梳理榜单发现,今年共计有23家汽车领域企业入围中国500强榜单,涉及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其中,上汽集团在整体榜单中排名第七,并勇夺汽车行业子榜单的冠军宝座,与北京汽车、潍柴动力、比亚迪和东风汽车一同跻身汽车行业前五名。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均胜电子则包揽了汽车榜单的6-10名。

其中,仅有北京汽车、宁德时代和北汽蓝谷3家企业名次有所上升,其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利润上来看,潍柴动力、江淮汽车、北汽福田、宁德时代、江铃汽车和厦门金龙等6家企业利润上涨,其余企业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长安汽车成为汽车榜单中唯一亏损的企业,利润-26.47亿元,较去年同比下滑489%。

今年初突然暴发的肺炎疫情,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汽车业也不例外。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市场正有序复苏。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创下同期新高。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日前表示,对下半年的行业发展保持乐观预期。下半年市场会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基本与去年持平。如果下半年市场恢复得好,全年车市降幅可能会在10%以内。

长安和宁德时代是亮点

上汽集团以8433.24亿元的收入继续保持了汽车榜单第一名的位次。但是,不过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业绩表现不佳,前6月总销量为204.91万辆,同比下滑30.24%。上汽大众上半年累计销售57.74万辆,同比降幅达到37.18%;上汽通用上半年累计销量55.62万辆,同比下滑33.31%;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累计为53.1万辆,同比下滑28.69%;自主品牌方面,上汽乘用车上半年累计销量24.15万辆,同比下滑22.52%。上汽集团销量与业绩下滑,已经给企业敲响了警钟。

长安汽车成为汽车榜单中唯一亏损的企业,利润-26.47亿元,较去年同比下滑489%。不过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表现出了强势反弹。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累计实现销量830992辆,实现同比增长1.3%。长安福特上半年累计销量达9.75万辆,同比增长30%;长安马自上半年累计销量为56041辆,同比下滑8.4%;自主品牌方面,重庆长安6月新车销售6万辆,同比增长9%;河北长安6月销售10372辆,同比增长54%;合肥长安当月销售21315辆,同比增长180%。

北汽新能源以23588亿元的收入位列386名。但是上半年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700辆,同比去年同期65159辆下滑77.44%。2020年受疫情影响,3月份开始车企陆续复工复产,4-6月份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但北汽新能源4-6月份连续的销量分别为586辆和2106辆以及3008辆,3个月销量同比连续暴跌,直接导致上半年销量同比也暴跌。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下滑,但降幅已经大幅收窄,新能源汽车1-6月销量降幅为37.4%,远远低于北汽新能源的跌幅77.44%,超出正常跌幅也说明北汽新能源充满生存危机或企业处于异常状态。

车企在榜单中多而不强的同时,宁德时代的排名却突飞猛进,进一步稳固地位。作为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2019年表现极为亮眼,2020年500强排名226位,排名前进64位。

成立只有8年多的宁德时代的确是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匹"黑马"。上市之后,先是挤下创业板龙头股温氏股份成为创业板第一股,后又抢来比亚迪在锂电池板块的"王座",凭借突破2000亿元的市值成为锂电池第一股,2018年在国内电池市场份额占到40%,较比亚迪高出一倍。

不管是整车企业、零部件公司还是电池企业,能身处榜单之中就是一种荣耀。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危机,虽然有的企业还能沾沾自喜,但是看看自己在这上半年的表现吧。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汽车企业只有不断全面修炼,提升自身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