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青年对话汽车未来”高峰论坛,车企掌门人都说了啥?

2.卖做出租车、疯狂压库、同店抢客……问界“哑火”了?

3.对话谭本宏:华为负责材料,阿维塔负责烹饪丨汽车产经

4.调查│高端车型增长乏力,还逆势“涨价”,蔚来自信过头了?

5.投诉量激增,极氪到底有哪些问题?

6.聚焦3.15,细数新能源汽车六大“罪状”

在“青年对话汽车未来”高峰论坛,车企掌门人都说了啥?

阿维塔是直营吗知乎_阿维塔是直营吗

百年汽车身处机遇与挑战激荡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破风领航,离不开青年人的关注,以及他们投下的信任票;与此同时,年轻的后浪们也渴望一个走近中国汽车产业,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机会。

4月16日,在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举办前夕,由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指导、水滴汽车主办的“青年对话汽车未来”暨新汽车营销高峰论坛,为行业与新时代青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行业领袖真诚分享,传递对青年殷切期盼

活动当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领导、国内主流汽车品牌和头部供应商企业负责人、来自全国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媒体等上百人齐聚一堂,共话汽车“新未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水滴汽车创始人、CEO武卫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同跃,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夕勇,面向青年发表致辞。

柳燕副秘书长表示:“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既是汽车故事的传播者,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接班人。这场论坛办的不容易,像极了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临很多变数和很多挑战,但总会有机会留给坚持到最后的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不放弃,我们一直努力,一定会迎来云开月明时。”

武卫强先生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初心与背景:水滴汽车自成立以来始终与青年为伍,建立了“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广泛集结全国高校中汽车相关专业和热爱汽车的年轻伙伴。三年前,中汽协成立了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简称CB20,并将“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纳入管理。在过去两年中,“中国汽车青年后浪营”伴随CB20组织了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此次“青年对话汽车未来”的高峰论坛就是一次重要的落地项目。

他指出:“当下的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90后、00后是当之无愧的消费主力,他们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也是创新的源泉。”

基于青年人普遍关注的汽车话题,以及行业正在面临的重大课题,武卫强先生提议,本次论坛针对以下议题进行探讨。“一是在电动化不可逆的前提下,到2030年油电的比例到底会是多少?二是智能化喧嚣尘上,到底是噱头还是未来?三是中国汽车一枝独秀不是春,如何把跨国车企都吸纳进来?四是智能电动时代,中国汽车人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朱华荣董事长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理解和洞察:“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已成为青春焕发的朝阳产业;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换道超车’的最佳机遇;同时,汽车产业竞争是场马拉松比赛,要坚持长期主义,脚踏实地的以用户为中心,做好产品和服务,切忌心浮气躁。”

同时,他对后浪提出了殷切期盼,希望他们“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新青年;做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新青年;做志存高远、筑梦前行的新青年”,并欢迎他们积极投身于百年未遇之大机遇的汽车产业,接力奋进,再创辉煌。

曾庆洪董事长直言,“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汽车人强则国家汽车强”。

作为老一辈汽车人,他向青年朋友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要脚踏实地,坚持学习。汽车行业是多学科交流融合的庞大的生态系统,只有坚持学习,专心研究,成为跨界融合型的人才,才不会被时代和行业所抛弃。二是保持热情,坚持创新,青年人朝气蓬勃,富有活力。希望更多的青年人直接投身到中国汽车产业,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贡献青年人的力量。”

尹同跃董事长指出,当前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从新能源的上半场,快速进入智能网联的下半场。智能加电动的融合发展构筑了全新的赛道,也必将深刻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青年人决定着汽车行业的未来,也正在塑造着汽车行业的现在。”他表示:“我不仅期待和年轻人对话交流,思想碰撞,更期待和他们一起决胜沙场,携手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一流汽车品牌,共同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

张夕勇总经理充分肯定了这场论坛的意义,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历经30年的发展,由0到1,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离不开工程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和科研攻关,离不开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持续不断的市场环境优化,更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他向后浪们发出倡议:“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着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领域,广大青年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中。新能源汽车将为青年朋友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和事业平台。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将发挥关键的牵引作用,希望有为的青年朋友贡献更多的力量。”

车企大咖主题演讲,透露新汽车未来风向

除了四位重量级车企“一把手”为青年们送出祝福与期待,论坛现场,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以及吉利品牌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易新宇,也分别就后浪们感兴趣的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主题演讲。

秦力洪总裁紧扣论坛议题,他阐述了自己对“青年”的理解,“我觉得这种不服输、不怕输、有远大理想、敢改变一切的状态是青年”。

在秦力洪看来,这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青春”状态。大家都在探索新的道路,敢于抛弃自己过去的积累和经验,敢于去拥抱不确定性。智能化、新能源给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机会,但是没人知道智能化、新能源带来的挑战有多少。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秦力洪看到了一个确定的未来:由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移动互联网来构建,与用户直接交往的直营直销体系,是放在前端的未来。

谭本宏董事长发表了《阿维塔,卷出一个新时代》主题演讲,希望大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包括汽车市场在内的社会性内卷,换个角度来认知“卷”的本质。

“我在思考,‘卷’意味着这个行业或是这个产业的一种自我变革的前夕,意味着一种颠覆性的创造力喷薄而出的那一刻。我觉得谁能顶住,谁能活下来,它就是高光者。在极度内卷之后,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新物种。”

高博士则向青年朋友们大胆展望了智电时代的新未来。他认为,如果把产品的变化分为0-1是从燃油车变成电动车,1-10是从电动化变成智能化、智能网联化,10-100就是单车变成生态。“你买的不再是一辆车,而是一整个生态”。

吉利品牌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易新宇对“新时代”做了三重阐述:“第一是新能源不可逆,第二是所谓的新势力与传统造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是新格局,自主与强势合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三个“新”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也通过一些概念的提升或者汽车从业者认知的提升,将起跑线拉平在一起。“这么多年,中国品牌全体汽车人一起顽强拼搏,一次一次打破天花板。大家共同努力,才迎来了今天这个新时代。”

开放麦对话,业内领导为后浪答疑解惑

既然是一场“青年对话汽车未来”的高峰论坛,自然要把麦克风交给后浪们。本次活动不仅由来自“青年后浪营”的在校大学生担任主持人,还创造性地设立了“开放麦”环节,邀请青年学生代表走上舞台C位,直接向业内的领导大咖提问。

在围绕“电车VS油车,共生还是一支独大”主题进行的对话中,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乔健桐同学表示,最近他关注到汽车行业讨论油电比例的话题,“有人说电车到2025要占到60%,2030年电车能占到90%,显然油车就要被淘汰了”。他很想知道,是否真是如此,业界人士是如何预判的?

对此,哪吒汽车副总裁兼营销公司总裁江峰表示:“从长期来看,我觉得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是替代关系,特别是随着补能网络的建立健全,包括电池技术的发展,包括高压的纯电能力,包括所有的安全性各种技术难题的攻关。新能源汽车在驾驶的舒适性、经济性,毫无疑问是能够有很明显的优势,它的电子电气架构也决定了,实现了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进一步进化的基础。智能化的出行方式是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最终方向。”

比亚迪汽车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直言,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应该不会低于70%,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需求变了”,另外“就像手机,超过一定比例,它后面的增长将是几何级的”,“新能源对燃油一定是替代,没有什么共存,这是大趋势”。

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柳龙生同学则关心,如今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是否只有我国“全情投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增速超过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地区,这让我有点担心,如果只有中国车企一头热,能否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消费趋势”?”

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说:“从用户体验和社会效率提升的角度来讲,全球的大趋势是一样的。我认为肯定是从中国先发起,再去席卷全世界,只不过席卷到全世界的时候,还要看中国未来的主机厂能力、供应链的能力,包括营销的能力,如何进入到更多地方的市场。”

“我们一定会参与到全世界的汽车市场竞争当中去。另外,我也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下次竞争当中一定能够获胜。”

此外,在针对“汽车智能化,是噱头还是趋势”的讨论中,同济大学的周艳同学向企业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高考后我想考驾照,我爸爸不让,理由是他看汽车新闻,觉得汽车马上智能化,等我毕业都是自动驾驶了。现在我爸又让我考驾照,理由是他看到有汽车大佬说自动驾驶是皇帝的新装,永远也实现不了。我应该如何选择呢?”

欧拉沙龙品牌营销副总经理姜川表示,“现在大行业都在快速迭代当中,自动驾驶也是其中重要迭代的一环。从未来大的方向来讲,完全的自动驾驶L5一定会实现。但它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快,至少最近二三十年都是很难实现的。”

他解释称,“因为要实现L5完全自动驾驶,不单单是车本身的硬件、算法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配套的路面系统也要达到标准。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车本身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还包括V2X道路交通上车联网的配套,这是漫长庞大的工程,绝对不是某一个车企能完成的,一定是有国家的力量一起完成这件事情。”

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吕鹏认为,“从可见的一段时间,一定是在L2+的体验上,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场景覆盖,更好的安全性、更好的舒适性、更好的便捷性,让整个消费者从中感受到价值,而不一定是驾驶位要没人了。随着这样的演进,我相信会让更多的用户和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价值。”

就读于复旦大学电子专业的张重阳同学更关心智能汽车的未来,“我看到,现在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在性能参数、智能化配置上非常‘卷’,像太空舱一样的智能座舱出现了、高级驾驶辅助配上了,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车祸了。未来汽车作为第三空间还有多大想象空间,哪些可以具体落地?”

深蓝公司副总经理王强指出,未来硬件会越来越“卷”,这样的技术会在每一辆汽车上都会产生,但是客户如何感受到更多样化、场景化的满足,是汽车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未来方向。

合创汽车市场中心总经理王勇也提出,“第三空间这个场景不单单是人在车里面开一个电话会,打一会游戏或者做一些其他相关的事情。你到达某一个目的地以后有另外的场景,比如野炊或者越野等,车在这个时候不再是一个出行工具,到了这端以后会外放供电,会作为音响、烧烤等很多延展。第三空间早就有了,看你的需求是什么。”

轻舟智航生态市场高级总监高建雄建议大家不妨大胆想象:“未来不光是车内人的体验,可能还是一个城市新的名片,很多第三空间在街上跑,那就是很闪亮的名片。”

业内领导们的细致解答让后浪们受益匪浅,从双方的交流中也不难<a class="baikekeyl" href="" title="发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环球汽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卖做出租车、疯狂压库、同店抢客……问界“哑火”了?

近两天,雪球APP上流传着一张疑似华为内部文件的。该图显示,

华为计划基于问界M5 EV开发深圳市场出租车。

汽车产经就此事咨询华为某北京体验中心相关人士,对方回应:“只用纯电车型,有这个可能。”

有网友对此图评论说:“问界想卖车真的想疯了。”

同样反映出问界急于提升销量的还有1月份的官宣降价。在特斯拉降价的屠刀落下后,问界迅速行动,成为中国电动车界里第一个出手迎战的选手,

整体降价幅度达2.88万~3万元。

最近,汽车产经探访小组到华为的银泰中心直营店溜达了一圈。本想假扮成阿维塔11的潜在客户,观察一下华为销售怎么卖阿维塔。结果没介绍一会儿,销售就把我们拉到了问界M5的车上,劝我们将M5纳入考虑范围。

虽说问界销售主推问界产品无可厚非,但多少感觉得到卖车的急迫感。此外,汽车产经获悉,因为“同店抢客”这件事,华为还收到过来自阿维塔官方的投诉。

想尽一切办法卖车,其实是对近期问界终端颓势的反馈。?

问界官降前,有渠道人士统计了12月问界品牌的进店情况——环比8~11月份,进店量下滑70~75%,平均日进店仅剩5~6个。

1、2月,问界销量环比大幅下滑:

1月销量为4885辆,环比下滑56%,跌落至去年3月M5刚上市时的水平。启动降价后,其2月销量为3505辆,环比下跌55.9%。看上去,官降并没有带动问界销量的提升。

问界的根结在哪?恐怕还要回溯到去年热销的时候。

NO.1

[?渠道混乱,库存过度 ]

集叔是一名长期跟经销商接触的业内人士。对于问界的销量腰斩,他分析说,暴跌是迟早的事,?

因为去年问界压库强度遥遥领先,高出货量都是库存堆出来的。

去年下半年,问界有过一段“风光”日子。8-10月,问界品牌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10月份更是以12018辆的月销量超过蔚来和理想,给同行们带去了不小的震撼。但“风光”有点短暂。“问界的批售价格是乱套的。为了给M7回笼资金,余承东让经销商疯狂进 货。7、8月份的渠道已经成什么样呢?28.86万元的车,经销商聊天群里15万元的订单满天飞。我手机里经常都能收到这样的车源,10台起批,5台起批。余承东这是在破坏自己的渠道。”集叔表示。 上海汽车城一名经销商(问界友商)拍摄的也印证了这名人士的说法。这名经销商回忆称,8月份开始就不对劲了。?

“当时整个汽车城的停车场停满了问界M5,乌央乌央的,把邻居品牌的门口都停满了。”

去年9月,问界公布8月总销量为10040辆,首次月销超过万辆。然而,多家媒体指出,根据“新车交强险”数据,问界M5的8月上险量只有6687辆,问界M7上险量为980辆,跟问界公布的月销过万出入较大。同样的戏码又出现在10月。问界公布其10月交付量达到12,018辆,但上险数仅为9,005辆。众 所周知,上险量远大于交付量,说明有大量的新车还积压在经销商处。对于问界交付量的“水分”,有网友戏称是华为复制了卖手机的惯用手法:?

“华为卖手机就是这德行,前几年累计的销售量跟激活量之间有上亿台的水分。问界销量破万,上险量仅有7000多台。余承东注水的手法一模一样。”集叔分析,除了前期压库, 店效较低也是问界销量滑坡的重要原因 。按照余承东原本的预期,他们每个店每月能卖30辆新车,一千家店卖车则可以做到月销量3万台。但实际情况却是,2022年每店月均销售8台左右。“华为门店的月销跟普通4S店相比,一个停留在个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差距巨大。就算跟新势力每月几十辆的店效相比,差距也很大。”集叔说。当然,归根到底,销量不理想,可能也是产品真实竞争力的体现。

NO.2

[?华为也带不动的产品力,

G9销售称“问界最好对付” ]

今年2月,自媒体“车fans”做了一项调研,邀请各品牌的销售聊聊他们的产品的真正竞争对手。

一位小鹏的销售是这样说的,?

常见竞品中,问界最好对付。买问界的客户大部分年纪偏大,原本是对增程更放心,试驾完以后明显感觉G9的驾驶感受和操控比M7要好很多。”

从他语气来看,问界M7依然被视为小鹏G9的对手,但已然是最弱的那个。

其实问界M5刚发布时,很多用户会有惊艳的感觉,因为问界搭载了其他“HUAWEI INSIDE”车型都不具备的大杀器——原生“鸿蒙座舱”:

当某些品牌车主顶着卡顿的界面,复读机般呼唤语音助手只为调一个空调温度时,问界车主可以不带歇地给语音助手发十几条指令并得到响应,纵享丝滑。根据一线销售的反馈,鸿蒙车机也是促成问界车主下订的三大价值点之一。

如今,强大如“鸿蒙座舱”也已经带不动问界了吗?

有专家分析说,越来越多同级SUV出现,如Model Y长驱、理想L7等,它们都有不输华为的品牌和影响力,也有较高的配置。

“问界的产品力和几个热门产品相比,确实处在下风。它和特斯拉的降价逻辑一样——它的产品力覆盖不了那个价位。特斯拉原价卖30万的时候,毛利高达35%,问界M5是一模一样的情况。”北京地区一名阿维塔销售说。

另有人说,中保研碰撞事件,是问界品牌声望陨落的开始——在中国消费者眼里,产品质量是底线。底线破了,中国消费者难免会惊觉,原来华为做担保的产品也有难堪的内里。

根据中保研碰撞测试结果,问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对车辆内部空间造成挤压,A柱与车顶连接处疑似发生变形。另外,在“乘员舱上部入侵量”和“车辆结构”两项中,问界M7只获得了A(良好),低于一起参加测评的理想L9、领克09所获得的G(优秀)。?

中保研碰撞事件之后,甚至有竞争品牌的销售这样形容问界:

“问界底子差,华为也挽救不了。就好比医美整形,有些明星可能外表整得很出众,但前提他需要有一个好底子,因为技术优化是有空间的。问界10万块的车加一个平板加一个华为的电池电机就卖到30万了,有点过分了。”

NO.3

[?写在最后?]

问界怎么救?产品力和渠道问题两手都要抓。

据了解,华为终端渠道正在进行调整,以提升效率为主优化掉卖车不专业的门店,同时也是为未来更多的智选车业务做准备。

继赛力斯之后,江淮、奇瑞成为接下来与华为进行智选模式合作的车企,几乎实锤。也有华为内部人士向汽车产经证实,“(智选车)老三、老四,包括老五、老六都在路上。”

在卖车路上尝到苦酸味的华为,能通过“多生孩子”重新掀起销量旋风吗?我们保持关注。

对话谭本宏:华为负责材料,阿维塔负责烹饪丨汽车产经

撰文丨陈昊、梁秋梦

编辑丨于杰

出品丨汽车产经

“我随便说一句,朱华荣董事长能够每个月跟小徐总两个人开一次会,我不知道别人能不能。另外,作出的判断太早,或者太晚错过窗口期都不行。这个游戏影响因素非常多,团队的因素,时机的因素……”

这是8月8日阿维塔11上市发布后,谭本宏(阿维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并不太担心它的灵魂问题的原因之一。

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亮相,“含华量”这个词火了。

一方面,很多车企希望跟华为绑定上,但另一方面又忌讳和华为合作,害怕被打上“失去灵魂”的标签。阿维塔也面临着同样的质疑,可能还更多。

有媒体评价,阿维塔11是迄今为止“含华量”最高的智能电动车。甚至除了“含华量“,阿维塔还大力宣传它的“含宁量”。

但谭本宏认为,这些其实并不构成什么灵魂问题。

就像开头他说的那句话,这个游戏谁能玩好、玩到最后,现在大家可以利用的材料都差不多,但能决定最后结果的远不是这些材料。

炒出来的菜怎么样,要看厨子的水平,甚至还要看厨师长的品控能力、砧板中工的配料能力……

NO.1

[?三招PK小鹏G9?]

8月8日阿维塔11上市,售价34.99万~40.99万元,另有一款定价60万元的限量版。

谭本宏评价说,同样定位中大型SUV,唯一能与阿维塔11正面相碰的竞争对手,只有小鹏G9。

为什么?

“因为CHN平台让阿维塔11拥有了新架构、强算力、高压充电三大优势。”这三样能力也是小鹏G9拥有的。

对比看一下。

首先,国内的吉利SEA架构、比亚迪e平台3.0,以及广汽GEP3.0平台,也具备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的能力,但从时间节点来看,其产品进展晚于 CHN 平台。

其次,强算力支撑的智能能力。

即使单就与华为的合作深度以及成品效果来看,谭本宏认为,他们也是最有优势的。

从硬件配置上看,阿维塔11全系搭载3颗96线华为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高清摄像头。还搭载了华为 MDC 810 智能驾驶平台,最大算力400 TOPS。

凭借华为强大的软硬结合能力,阿维塔11可实现高速、城区、泊车三大场景的融通。

其实,仅从配置以及功能描述上看,极狐HI版和阿维塔11的智能驾驶能力不相上下。

但同级的技术能力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而呈现方式,才决定用户接受程度。

早在2016年4月,长安汽车睿骋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从重庆到北京的200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实现了中国首个长距离汽车无人驾驶。尽管当时宣传的成分更大,但长安积累智能驾驶Knowhow的时间早于所有车企。

这也使得今天长安与华为的合作更能有的放矢,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按照规划,阿维塔11的高速NCA、智能泊车两个场景交付即用,而城区NCA预计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推送。

那么,即将在城市高阶辅助驾驶领域短兵相接的极狐HI版、小鹏G9、阿维塔11,谁更香?很快也会有答案。

谭本宏还向汽车产经透露,“我们现在也在和华为一起做ADS2.0,一套更新的东西。”

去年以来,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充电,以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但对比阿维塔与小鹏的布局,可以发现两者的区别。

日前,阿维塔已与bp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至2023年底在全国范围内19个城市共建超过100个标准化高压快充站。阿维塔11也将成为国内首批具备240kW高压充电能力的车型。

去年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表示,小鹏的480kW高压超充桩将率先量产铺设。打造中国首个量产800V高压SIC平台,充电桩的最高峰值电流600A,采用800V超充电压,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从以上公开信息看,阿维塔的240kW与小鹏的480kW相比逊色了不少。但谭本宏则表示:高倍率谁都能做,但安全性并不是谁都能保证。

“我们第一化学配方用的是532,这个技术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在世界上保有量最大的,532是最安全的。我们没有很冒进地去做811。而是在兼顾安全的情况下把能量密度冲上去了。”

至于宁德时代加持下的电池水平,谭本宏进一步透露,“现在里面用到了很多技术其实是跟麒麟电池同源的。

阿维塔11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离子电池包,得益于宁德时代新一代CTP技术,阿维塔11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190Wh/kg,在采用双电机四驱动力的情况下,百公里能耗仅为16.6kWh。

以上几点综合看,在谭本宏心里,似乎小鹏G9也不是阿维塔11的对手了。

NO.2

[ 像豪华版的Model Y??]

“我们有一个数字科学部,专门去做智能座舱这一块的东西。同样的语音交互,我们会把它做得更加温暖,长期下来就是一种调性。”谭本宏说。

技术为品牌服务,对于一款40万的产品,调性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它的定位人群。

有人说,相比极狐,阿维塔已然做出了不同的“味道”。也有人说,阿维塔像是豪华版的Model Y。

为了在纯技术之外打造值得的、豪华的、有调性的感觉,阿维塔团队召集了来自金融、汽车、互联网、快消、奢侈品、酒店等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

阿维塔11的颜色相对丰富,三款车型提供6种颜色,包括皓白、曜灰、慕红、雾绿4种高光色,以及素白、墨灰2种哑光色。

颜色这东西,用不好就是灾难。它需要高级而不过分华丽,既能取悦强话语权的精英团体,又提供给城市圈层一点小个性。从汽车产经收到的反馈来看,阿维塔的颜色好评占比更多。

这份品味出自原宝马的“宝藏设计师”Nader Faghihzadeh。除了颜色,他还给了阿维塔11夸张的灯组、黄金比例的侧脸以及特立独行的尾窗。

谭本宏说,阿维塔11的轴长比达到了0.61,与黄金分割比例0.618相差毫厘。此外,阿维塔11的宽高比达到了1.23,轮高比则达到了0.48,这几乎是曾经众多超跑的设计思维或者模板,这两组数据使得阿维塔11的车身更加低趴霸气。

曾在苹果和香奈儿等国际大牌厂商待过的首席营销官王蔺女士,则给了阿维塔一种轻奢的风格和调调。

这一次跨界联手法国大牌纪梵希尤其能体现这一点。由于奢侈品品牌的加入,阿维塔011被赋予了时尚、奢侈品,甚至一丝“艺术品”的气息。这招的销售效果如何暂且不谈,但阿维塔011亮相之后,阿维塔好像一夜之间变潮了几分。

不过,在品牌定位层面,作为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的阿维塔,没有选取高端、豪华这类词汇作为自己的品牌定位,而是强调情感、温度。

如何理解这不可捉摸的“情感”?王蔺说,“不同品牌会拼硬核,拼功能。而情感智能是阿维塔的品牌愿景,是温暖而不是冰冷,是科技走向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者走向我们。”

谭本宏认为,第二波新能源的消费者还是那些人,如果说他们第一次放弃了舒适、豪华这些诉求,那么这一次走进来,他们开始有要求了。

所以,在智能之上,阿维塔带着有温度的豪华,来了。

NO.。3

[ 把华为店当作“快闪店”?]

阿维塔的渠道模式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认真推演的。

尽管跟赛力斯、极狐一样,阿维塔的渠道模式也分两类,一是利用华为的线上、线下全渠道,二是自己搭建“直营+经销”的渠道。但<a class="hidden" href="" title="阿维塔

调查│高端车型增长乏力,还逆势“涨价”,蔚来自信过头了?

蔚来作为电动汽车高端品牌,车型推出了多款车型,但单月销量不见显著提升,一直徘徊在万台线。而每年研发和营销费用双双破百亿,经营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此前以车主服务吸引无数粉丝的蔚来,正在开始让服务“造血”,力求填补此前不断亏损的窟窿。

在4月10日,蔚来汽车宣布将于6月1日起调整新购车用户权益,自6月1日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ET7、ES7、EC7和ET5车型的首任车主,充电桩将调整为付费购买安装,每月免费换电次数统一调整为4次。

在5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上述车型,及7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全新ES8车型的用户,首任车主权益保持不变,仍按照是否安装免费充电桩享受每月4次或6次免费换电。蔚来方面估算,车主权益调整后,车辆使用周期内相当于涨价3万元。

在市场消费情绪低迷且伴随着“降价潮”的混战中,蔚来非但不降价,反而却变相涨价,确实让人有一些摸不着头脑。为此,“汽扯扒谈”对北京蔚来直营店进行了走访调查,结合蔚来实际市场表现,也是对蔚来为何作出这一决定带来了更为真实的解读。

ET5热卖,高端车型增长乏力

2021年,蔚来在ES6/8、EC6、ET7四款车型支撑下销量9.14万辆;2022年,在有ES7、EC7、ET5三款车型加入共计7款车型的情况下,全年12.25万辆;今年前三个月,蔚来共交付3.1万辆,仍是月销1万。相比之下,只有4款车型的理想即将月销3万辆,作为对手的BBA则在月销5万辆的范围内。

在蔚来身后,还有阿维塔、智己等中国高端品牌在追击。所以蔚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为此,其带来了更为走量,价格相对更亲民的ET5,在蔚来的计划中,ET5系列和ES6将实现2万辆/月的销量;ET7、ES7、ES8合计每月贡献8000-1万辆/月;EC7和EC6一起贡献2000-4000辆/月,由此支撑每月3万辆的月度销售目标,和全年销量同比翻番至25万辆的目标。

虽然目前ET5并没有达到蔚来的预期,但亲民的售价已经让其成为了蔚来现在最走量的车型,销售人员对“汽扯扒谈”表示,目前店内咨询ET5的消费者最多,很多消费者虽然喜欢蔚来这个品牌,但是还是受到了价格影响,现在店里ET5最为走量,交付周期也比较长,大概3周左右,而ET7、ES7等高端车型则只需要一周左右,如果急需用车,店内也可以帮用户协调北京车源。

同时销售人员表示,许多消费者奔着ET7来看车,但是看到ET5之后就直接选择了后者,一方面是二者之间设计相差不大,只是在尺寸、配置方面有所区别;另一方面ET5在价格上要比ET7便宜不少,并且ET5选装配置以后,和ET7在使用体验上也差不了多少,这也是ET5走量的关键。

通过如今ET5的热销来看,蔚来推出的低端车型虽然在成本控制上更为优秀,也确实拉动了销量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低端车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端车型的销量,进而影响了蔚来的毛利率,所以蔚来也是急于推出第二、第三品牌,也是最大程度上避免内部竞争。

“从现在到年底阿尔卑斯发布的大半年间,如果我们还是每个月1万辆(的销量),我和力洪都要找工作去了。”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所以逆势涨价也是蔚来的无奈之举,毕竟靠现有产品确实很难实现快速盈利。

业内人士表示,蔚来目前的产品线过于拥挤,自家产品“打架”,同时在产品和选择越发丰富的市场,蔚来面对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稍有战略不慎,就会掉队。

赌上服务价值能否换来销量?

根据蔚来的政策,6月1日起,下定ET7、EC7、ES7、ET5的首任车主家用充电桩将调整为付费购买安装,费用为7500元/根(含安装);每月免费换电次数从之前免费安装充电桩+4次换电,无充电桩6次/月换电的政策,统一调整为4次/月;NOP+正式版将采用订阅模式,价格为380元/月。

“将来换电一定会是全部收费的,只是个时间问题。而(智能驾驶软件)订阅的模式总要有人开始做。同时新的四次免费换电权益将能够覆盖用户95%的需求,之外100多元/次就算是给我们小哥的辛苦费吧。”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在采访中表示。

在蔚来看来,用户是否继续使用换电服务并不取决于其是否免费,而在于换电网络布局是否足够和合理。2023年蔚来将新增1000座换电站。李斌更是在现场表示2024年或增加2000座换电站。蔚来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蔚来用户加电量超56%来自换电,已超过充电。

换电权益政策的调整,是蔚来对用户换电习惯养成的信心,但是否盲目乐观尚有待市场检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长达一个多月的过渡期也实则为蔚来短期拉动销量的一种刺激手段。

蔚来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已经通知小定用户,告知由于销售政策调整,建议尽快下大定。如果不提车的话,销售也可以帮忙取消预订。同时销售人员表示,还是有人对蔚来这种突然改变政策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虽然四次换电可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消费者购车积极性。

而有些消费者也是对自动驾驶收费提出了看法,毕竟理想和小鹏这方面都是标配,销售人员表示,自动驾驶订阅确实还是要和消费者多一些解释,需要突出按月订阅的方式对用户比较灵活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销售的难度。

不管是基于对自家服务的自信,还是迫于毛利率提升的压力,正如李斌所说,蔚来确实是不卷价格,要卷价值,卷服务。当然如此大规模扩建换电站,加固护城河的蔚来是否能通过用户体验的升级吸引新用户买单,并且在赌上服务价值后,能否换来销量和利润增长,也更加考验消费者对于蔚来的品牌忠诚度有多高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投诉量激增,极氪到底有哪些问题?

去年,极氪是少数完成KPI的新造车公司之一。过去一年,极氪凭借极氪001一款车型实现了全年71941辆的交付成绩,超额完成了此前定下的7万辆交付目标。

然而,对于极氪而言,可谓是喜忧参半,销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源源不断的负面消息。2021年4月新车发布后不久就因订单暂停、配置更改、价格变动等负面事件引发用户不满,极氪CEO安聪慧被迫公开发文向极氪预定车主致歉。交付后的极氪001也被用户投诉存在车机卡顿、产品交互体验不佳等问题。

近期,极氪又遭遇投诉风波,让其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极氪迎来“开门黑”

投诉量开始激增

进入2023年,极氪001的投诉量开始激增,可谓迎来“开门黑”。

2月9日,据凤凰网《风暴眼》报道,多名极氪北京车主爆料,自己购买的极氪001多次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严重影响使用。此外,亦有大量网友通过极氪官方App和第三方平台投诉,反馈极氪001存在动力系统故障。

北京的车主王先生称,他的极氪001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了,“开着车,突然就动不了,你无法预测下一次还会在什么场景下出现,这太危险了,很容易出车祸。”

王先生表示,频繁故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要是在行驶中突然发生,很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

王先生多次和极氪沟通,但对方 3 次的说法都是让重启或检查。王先生都照做了,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据悉,王先生反映的这个问题并非个例。在极氪官方App和全国缺陷产品投诉平台上,有大量网友反馈极氪001存在动力系统故障。

具体表现是,车辆在冷车启动和行驶途中,会从仪表盘上突然跳出“动力受限”、“无法行车”、以及“ESC异常”故障信息。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1月3日一天,就有155位用户在车质网平台发起了对极氪001这款车型的投诉。

马拉车市查阅车质网发现,极氪最近确实出了不少问题。近一个月内,涉及极氪001的投诉量达639条,位居车质网投诉榜榜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绝大部分的投诉内容,都指向了极氪 " 偷改合同隐瞒相关信息 ",以及极氪 " 单方面篡改购车协议内容 "。

此外,极氪001被曝出的问题还包括蓝牙钥匙难用、全景天幕货不对版、刹车有啸叫声、中控绿屏等。还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极氪001在结束休憩模式之后,会直接挂D挡并触发主驾座椅自动后移的Bug,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1月销量同比下滑

线下门店寒意十足

随着投诉量的激增,极氪在1月份的销量有着明显的落差。今年1月,在两款车型(极氪001及极氪009)的加持下,极氪共交付3116辆,同比减少约12%。

如果说将销量下滑的原因全全归结于春节假期,未免也有些牵强,毕竟投诉激增摆在了眼下,因此,我们决定去到极氪销售终端一探究竟,看看其在私车第二城的成都,究竟表现如何。

跟造车新势力一样,极氪的店很喜欢开在大型商超或者高档写字楼里,并且也是走的直营模式。我们探访的第一家店便是位于高新区益州大道的银泰城,虽然是较为显眼的位置,不过店内十分冷清,销售人员也并不热情,甚至坐在那儿不知道是聊客户还是玩手机。

鉴于销售根本没有注意到马拉车市的存在,我们可以自由地倒腾体验车的系统。极氪001的初版车机有些卡顿,不过新车机操作已经变得非常丝滑,甚至比问界M5那套鸿蒙车机都要丝滑流畅。

随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位于机场路的极氪家,从这家店的规模来看,更接近于传统4S店,相比商场店销售的冷淡,这边销售则显得格外热情,甚至还未下车便来到车前准备接待。或许是工作日原因,这家店同样十分冷清,销售人员也不厌其烦的解释马拉车市的各种问题。

当马拉车市表示对此前大规模曝出的动力系统故障有所担忧时,销售人员激励解释,目前已经全部通过OTA的方式处理,现款车型不会出现这样的故障。

并且其还表示,对比30万级别的豪华车来说,极氪001的配置可谓是完胜。而且新款相比老款配置方面进行了提升,比如电吸门、三区的自动空调等。

事实上,23款车型虽然有不少配置上的提升,但却失去1.26万元的国补兜底,终身质保也减少成6年15万公里整车质保和三电终身质保,从而也引起了不少新老车主的不满。

面对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有业内人士指出,极氪001上市太仓促了,从上市到发布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且运用了很多新技术,且部分新技术并不成熟,因此诱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口碑崩塌

极氪还能继续狂奔?

毫无疑问,极氪的出现,极大扭转了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落后局面。销量也在稳步增长,因此,2023年,极氪要想实现14万辆的交付目标,意味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倍的增长。

为了这一目标,今年年初,极氪的第三款新车谍照被曝出,根据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显示,该车为一款SUV车型,命名“不一定叫极氪003”,他同时发文表示:“根据极氪品牌高端纯电的定位,不会出20万以下的产品。后续产品定位也会越来越高,具体情况上海车展见分晓。”

今年也是极氪IPO的关键之年。吉利汽车去年年底曾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极氪已于美国纽约时间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

另据外媒此前的相关报道,极氪此次计划募资超10亿美元,寻求估值超100亿美元,最早或于今年第二季度在纽约上市。如果能成功IPO,极氪将创造新造车公司最短上市时间的记录,从品牌成立到正式上市花费约2年的时间。

然而,极氪在大步迈进的同时,不断曝出的负面消息,也将成为其绊脚石。如果不注重用户口碑和产品质量,极氪的前路势必将道阻且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借助资本市场“补血”将成为常态,截至目前,除了极氪之外,哪吒汽车、东风岚图、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等均在积极筹备上市。不容忽视的是,留给极氪突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马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家新能源车企的口碑好坏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于极氪而言,不应一心只想着追求销量与地位,而是应思考如何提升驾驶体验与车辆品质,如何为车主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及如何保障车主的利益,如果口碑崩塌,那么极氪的未来将难言乐观。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马拉车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聚焦3.15,细数新能源汽车六大“罪状”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维权又成关注焦点,而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维权事件自然也是热搜常客。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提到,2022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

话说回来,新能源带来了不仅是新的动力形式,新的出行体验,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运营模式。但是随着新能源车销量不断飙涨,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虽然常常有用户控诉,但在新能源品牌野蛮生长的背景之下,却从来没有被主机厂正面对待过。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这些年新能源车的六大罪状。

夸大宣传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最能体现新能源车科技感的功能,也是新能源车曾经一直着力宣传的卖点。

然而大家应该还会对两年前蔚来ES8在沈海高速上的车祸有印象,当时车主因为开启了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导致车辆在高速上发生交通事故,最终车毁人亡。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舆论风波,让当时蔚小理这批造车新势力们匆忙将“自动驾驶”改成“辅助驾驶”。一场因为轻信厂家对自动驾驶的宣传而引发的事故,最终以所有厂家更改宣传话术草草收场。

此后的这两年里,主机厂虽然一方面在宣传话术上规避“自动驾驶”,同时加入各种免责条款和注意事项,但是另一方面还是在通过智能辅助、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这类体现着尖端科技,充满诱惑力的词汇,和官方的各种无人驾驶视频在占领用户的心智,让用户对这类辅助驾驶系统充满信任感。

事实上,无论是顶流的特斯拉,还是装配越来越多激光雷达的国产新能源车,在国内现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仍然是停留在L2级别辅助驾驶上,哪怕是这些车型在软硬件层面上已经具备了L3级别甚至更高的能力。

但正是由于这种对硬件过度宣传给用户的暗示,让很多人还是会相信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即使车企不提“自动驾驶”,但因为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有增无减。

续航里程严重缩水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缩水和虚标,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洞察报告》中就有显示,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不满意因素排行中,续航不足占比达30.3%,位列第一。

最近几年,威马、埃安、小鹏、飞凡等新能源车企都曾经因为续航里程虚标和严重缩水的问题,被车主集体投诉维权。但车企面对续航里程这个问题,却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理由很简单,因为“裁判”和“球员”都是厂家。只要车企测试认为电池没问题,电控系统没问题,那么就必定是车主自己的问题。更何况,续航里程也的确会受到季节、环境、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哪怕是国标从当初的NEDC变成了如今的CLTC,依然没能真正客观的反映出一辆新能源车的真实续航能力。

于是,新能源车市场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默契的规则:车企卖力宣传标称续航,消费者买车从不相信标称续航,最终默默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其实,给一组客观的可供参考的续航数据很难吗?并不难,只是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车企不愿而已。

电池自燃事故频发

先看几组数据:

在2022年的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共发生640起火灾,相比2021年上升了32%,90天自燃640辆汽车,平均每天有7台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请注意这还只是2022年的一季度,要知道整个2022年新能源车的销量仍在飙涨。

有媒体统计过,2022年1-11月,仅仅是在各媒体网站上有过明确报道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就有74起,理想、小鹏、宝马、埃安、保时捷、北汽等等,几乎你数的出来的新能源车都曾“榜上有名”。

无论是三元锂电还是磷酸铁锂,无论是刀片电池还是弹匣电池,不管厂家事前宣传通过什么针刺火烧试验,多么多么安全,在市场上仍然难逃自燃和爆炸的现象。即使“新能源汽车自燃概率更低”常常被马斯克、李斌这些新能源车企大佬们拿来作为宣称电动车更安全的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燃油车起火,新能源汽车起火往往更难以控制和预防的,且常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控的火情。

以次充好,货不对板

2022年,售价直追保时捷的高合汽车又闹出了“音响门”事件,导致大量车主集体投诉,由此揭开了又一行业内幕:所谓的各种高端车型上配备的国际名牌音响,大多都是授权贴牌的国产产品而已,不仅音响效果存在差异,而且价格相差悬殊。

这类事件在燃油车时代并不多见,但在新能源时代,随着造车方式发生了改变,厂家的宣传一味强调高端,实际上在一辆新能源车上,那些厂家宣称的硬件配置到底是不是货真价实,或许我们都要打个问号。

用户数据隐私无保障

还记得在2021年底,先是有小鹏因为6个月违规采集43万张客户人脸数据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之后又有蔚来的用户数据遭窃,被黑客勒索1500万元。

用户隐私数据是否被违规采集,以及如何确保安全,本来就是相关部门高速重视的一个问题。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对汽车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数据采用默认不收集原则,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数据要进行脱敏处理,尽可能进行匿名化、去标识化等。

但事实上,无论是出于产品的开发研究,还是对驾驶行为安全的研究,车企必然会对车辆和用户数据进行采集。来自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哪些属于合规采集,哪些属于违规采集,又该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用户不关心,车企也不会主动透露。

某位互联网大佬曾表示中国用户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和效率。这也导致了车企在隐私数据这块有太多不透明的操作。随着新能源车用户基数越来越大,这个问题迟早要爆雷。

厂家漠视合同权益纠纷

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采用了直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厂家更好管控价格,以销定产,消费者购车也能够享受全国统一的价格和权益。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合同出现纠纷,消费者将要直面比经销商更加强势的厂家。

在新能源车领域,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排产期限达不到预期时间,承诺提车期限一再延迟、下订后对应车型的价格、配置或权益发生变化等引起的纠纷依旧可以说是相当常见。强势的厂家基本上都是“我说了算”的态度,稍许友好一点的厂家或许会做出一些补偿方案,但说到底,吃亏的还是用户。

像此前特斯拉、小鹏、理想都曾经遭遇过类似的维权问题。比如小鹏和理想的新车定价罔顾老车主的权益遭到老车主集体投诉;特斯拉因为全系车型频繁降价也被车主集体维权。还有极氪、阿维塔、smart都因为订车之后出现权益纠纷,或是排产不断延期而遭致车主的投诉。

如果投诉群体规模大,厂家或许迫于舆论压力会给出解决方案。但那些散户型的用户,往往只会成为维权浪潮下沉默的大多数。

写在最后:

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投诉率为20%,在全球排名第一。这个数字在高达688.7万辆的销量数据衬托下,显得格外刺眼。而前面说到的新能源车六大“罪状”,在举国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大背景下,却从未在315期间被真正引起重视过。或许,这也是新能源车企多年来一直有恃无恐的原因吧。(文/优视汽车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尊贵的椰子0066,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