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油添加剂的钼和硼硅哪个好一点_汽车机油添加剂的钼和硼硅哪个好
1.油基切削液的分类
2.本田cb400 用汽车 机油
3.如何提高润滑油的品质?
4.请教刹车油级别跟机油
油基切削液的分类
油基切削液的分类有哪些呢,目前来说一些工业领域都会用到这样的化学制剂,特别是在一些数控机床厂,还有一些刃具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特别是油基切削液有很好的房腐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润滑功能,防锈功能,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是很多的,润滑效果很好,在平时的一些刀具器械上面能够防止破坏,那么油基切削液的分类有哪些呢,简单了解一下。
油基切削液是由基础油复配不同比例的极压耐磨添加剂、润滑剂、防锈剂、防霉杀菌剂,催冷剂等添加剂合成,因此具有极佳的对数控机床本身、刃具、工件和乳化液的彻底保护性能。切削油有超强的润滑极压效果,有效保护刀具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可获得极高的工件精密度和表面光洁度。
油基切削液主要由基础油、油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防锈剂、抗氧剂、消泡剂和降凝剂等组成。?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矿物油有煤油、柴油、全损耗系统油(简称为机械油)等;合成油有聚烯烃油、双酯等。?油性剂:油性剂包括脂肪油、脂肪酸、酯类和高级醇。脂肪油有豆油、菜籽油、糠油、猪油、鲸油、羊毛脂等;脂肪酸有油酸、棕榈酸等;酯类有脂肪酸酯等;高级醇有十八烯醇、十八烷醇等。
极压添加剂:极压添加剂包括氯、硫、磷系添加剂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氯系极压添加剂有氯化石蜡、氯化脂肪酸酯等;硫系添加剂有硫化脂肪油、硫化烯烃、聚硫化合物等;磷系添加剂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磷酸三甲酚酯、磷酸三乙酯等;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有机钼化合物、有机硼化合物等。
防锈剂:石油磺酸盐、十二烯基丁二酸等。
铜合金防蚀剂:苯并三氮唑、2-巯基苯并噻唑等。
抗氧化剂:二叔丁基对甲酚、胺系抗氧剂等。?消泡剂:二甲基硅油等。
降凝剂:氯化石蜡与萘的缩合物、聚烷基丙烯酸酯等。切削油贮存温度易-5℃~40℃。
以上详细的介绍了油基切削液的分类情况,其实对于这样的成分具有的功能还是很多的,比如里面含有很多的添加剂,比如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一些刀具,之所以长时间不生锈,里面就是添加了油基切削液的成分,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总用,从而预防腐蚀,特别是在很多的工业厂家都很常见这样的化学制剂,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构成是很重要的。
本田cb400 用汽车 机油
踏板车就可以完全用汽车机油。但是湿式离合的车用了汽车机油的话离合会容易打滑,要用那种添加了抗磨剂的机油。
一、JASO摩托专用机油的由来
很遗憾,你在大陆论坛很难找到摩托专用机油的发展史,为了释疑解惑,我不得不求助于港台网站,这才知道,原来摩托专用机油只是日本汽车标准组织JASO(Japan Automobile Standards Organization)独家认可的行业标准,世界三大权威美国石油工程协会API(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 )、国际润滑油标准暨认证委员会ILSAC(International Lubricants Standardization and Approval Committee),都没有摩托专用机油的分类,中国至今也没有摩托专用机油的国家标准和专项分类。
日本JASO在1999年制定出MA/MB标准,2001年世界上第一种摩托专用机油才在日本诞生。
“JASO另立四行程机车引擎油品规范,是以通过API SE等级以上或ACEA A1以上的性能规范为基础,再加上硫酸盐灰份、挥发度,消泡性,剪切稳定性与高温高剪切黏度的限制,以其油品中的摩擦修饰剂比例分成高动静摩擦再加上硫酸盐灰份、挥发度,消泡性,剪切稳定性与高温高剪切黏度的限制,以其油品中的摩擦修饰剂比例分成高动静摩擦指数的MA类和低摩擦指数的MB类。”
JASO的机油标准分为MA,即四冲程高摩擦性能湿式离合器摩托专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以及MB----四冲程低摩擦性能全系列汽油发动机专用润滑油两种。
JASO二冲程汽油发动机专用润滑油有FA、FB、FC三种,中国采用FC标准,这里不做详细讨论。
鉴于2001年前世界上所有排量的摩托都使用汽机油这个事实,那些所谓摩托不能用汽机油的原因,如摩托转速比汽车高、发动机温度比汽车高、缸压比汽车大、工作环境比汽车差、摩托是风冷而汽车是水冷致冷、发动机结构不一样,摩托车的曲轴箱和离合器在一起的,汽车是分开的等等等等解释,都是别有用心并且是违背事实的欺骗。
日本JASO提出MA/MB标准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在1999年后,全世界都禁止在摩托离合器的摩擦片里使用传统的石棉材料,日本在参加MOTO GP大赛时发现新的环保材料制成的摩擦片,在使用SJ以上的机油时,会因为高级别的润滑油里的添加剂钼(可减轻金属零件的摩擦)而导致离合器打滑失效,所以推出JASO MA标准添加剂配方的湿式离合器摩托专用机油,JASO MB标准的机油与汽机油的性质完全一样,适合干式离合器摩托(踏板摩托、BMW摩托)使用,换句话来说,如果是干式离合器的摩托,JASO承认可照常使用传统的汽机油,JASO MB的标准与传统API、ACEA汽机油完全一致。
日本JASO提出MA/MB标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代高级汽机油的添加剂中,为了环保的需要,减少对废气转换触媒的伤害,从SJ以后的汽机油添加剂中,废止了含磷的配方,磷作为添加剂有保护零件的重要作用,据称JASO MA/MB都有特别配方来保护发动机零件,至于是什么配方就不得而知了。
二、汽油发动机润滑油(汽机油)之API与JASO MA的等级、功能分类
API SA~SD:约于1950、60年代制订实施,目前已不使用且买不到。
SE:于1972年实施,耐高温、耐磨、抗腐蚀、防锈等优于SD,目前已不使用。
SF:1980实施,防油泥、防积污、酸安定性、耐磨性等优于SE,并加入氧化稳定剂,如磷的衍生物、酚的衍生物及含硫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可以增加机油在高温及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此种添加剂用量很小,约在万分之一以下,加入过量会适得其反。
SG:1989年实施,耐磨性、耐高温、抗氧化性、清净性、防油泥、分散性等优于SF,添加了改善油性和提高油膜强度的添加剂,能增强机油的油性及抗氧化和防锈作用,减轻机件的磨损和磨擦时的功率消耗;另外它还有增加油膜强度、防止零件磨控损伤和避免轴承合金熔接的作用。此种添加剂加入量一般为5%~10%。同时添加的还有清洁分散添加剂,如钙、锌、铝等金属的脂肪酸皂类,钙、钡、钴等环烷酸盐及磺化环烷酸盐等,能洗下发动机内及润滑系统的沉淀物,防止发动机零件污损,尤其对因机油产生胶膜而出现的活塞环粘结有很好的防止效果。此添加剂用量一般为2%~3%。。
SH:1992年制订,1994年实施,SH规范内容与SG相同,但SG对于送测时不合格项目可以日后补测直到全部合格为止,而SH于送测时必须一次全部合格。
SJ:1996年制订,1997年实施,采用半合成或全合成基础油VHVI,对低温流动性、挥发性、过滤性、抗泡性、高温抗氧化稳定性高于SH,废除添加剂中的磷以保护废弃转换触媒,适用于所有汽油发动机。
SL:2001年制定,采用全合成基础油PAO,使用综合性添加剂,它能改进机油的多种性能,其中添加了液态钼和有机硼来取代锌和铝,由于液态钼是一种几乎为零摩擦的物质,极大提高了润滑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某厂家提出的放机油行驶,就是在添加了液态钼后进行的。实验证明添加液态钼后,“最高能有效节省燃油达15.33% ; 马力上升9.46% ; 废气平均下降36.39。 ”,因此SL机油被定义为节能高效环保机油。
SM:2004年第四季度制定,采用全合成基础油PAO和脂类合成油,针对抗氧化、减少积炭、低温优异性、减少机油耗损,是目前最高标准的汽油发动机机油。
JASO MA/MB目前的最高标准相当于API SJ。
四、构成机油的基础油: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没想到猪油和菜油才是最好的基础油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基础油占了95%以上的比例。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
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
以上两类都称为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柴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再剩下就是沥青)。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
此类基础油原料和前两类是一样的,是现在市场上忽悠的最厉害的。代表性的就是嘉实多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使用III类基础油VHVI(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代替原来配方的PAO,贴上“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而现在国内很多品牌也照搬。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在VHVI上又有了:1DW(加氢裂化—异构脱蜡)雪佛龙公司专利;MSDW(加氢处理一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壳牌公司专利,现在都称为合成基础油。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半合成油基本都是使用MSDW技术,称为合成科技。
第四类,聚α-烯烃(PAO);
聚α-烯烃(PAO),是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技术,系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的多。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一般指脂类合成油)
就是通过提炼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学合成的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酯类本来是有油性的,其他基础油(包括PAO)要通过添加剂实现这个性质。而且酯类本来的极向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所以论润滑性能,酯类是最好的。
所以综上所述就润滑性能:酯类>PAO>三类基础油如:
酯类油是综合性能较好,开发应用最早的一类合成润滑油,目前世界上的喷气发动机润滑油几乎全部是用的酯类油。酯类油的分子中都含有酯基官能团-COOR’。根据分子中的酯基多少和位置,酯类油可分为双酯、多元醇酯和复酯。
1、良好的粘温特性。酯类油的粘温特性良好,粘度指数较高。加长酯分子的主链,粘度增大,粘度指数增高。主链长度相同时,带侧链的粘度较大,粘度指数较低;带芳基侧链的,粘度指数更低。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酸酯、壬二酸酯的粘度指数均在150以上。
2、低温性能好。双酯中带支链醇的,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常用癸二酸酯和壬二酸酯的凝点均为-60°C以下。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低温粘度增加。酯化不完全,部分羟基的存在,会使酯的低温低温粘度明显增加。
3、良好的高温性能。润滑的闪点和蒸发度影响油品在使用中的油耗、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与其分子组成有关。同一类型的酯,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闪点升高,蒸发度降低。
4、氧化稳定性好。酯类油的优点之一是抗氧能力强,但也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异,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氧化稳定性要优于双酯。实际使用时仍需添加抗氧抗腐蚀添加剂。
5、润滑性好。由于酯分子中的酯基具有极性,酯分子易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界油膜,因而酯类油的润滑性一般优于同粘度的矿油。
如何提高润滑油的品质?
润滑油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 润滑油添加剂概念:
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
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市场中所销售的添加剂一般都是以上各单一添加剂的复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单一添加剂的成分不同以及复合添加剂内部几种单一添加剂的比例不同而已。
润滑油的添加剂具体分类
(1) 清净分散剂:吸附氧化产物,将其分散在油中。由浮游性组分抗氧化、抗腐蚀、组合、合成
(2) 抗氧抗腐剂:提高油品氧化安全性——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
(3) 抗磨剂: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能与金属反应生成融点低的物质,节省油耗和振动噪音。
(4) 油性剂:都是带有极性分子的活性物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可以防止金属摩擦面的直接接触。
(5) 增粘剂:又称增稠剂,主要是聚俣型有极高分子化合物,增粘剂不仅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并可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
(6) 防锈剂: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对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紧密的吸附膜以隔绝水分、潮气和酸性物质的侵蚀;防锈剂还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7) 抗泡剂:使气泡能迅速地溢出油面,失去稳定性并易于破裂,从而缩短了气泡存在的时间。
(8)极压剂:大部分都是硫化物、氯化物、磷化物,在高温下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润滑性的物质,在苛刻条件下提供润滑。
润滑油的清净分散性添加剂对润滑油重要意义
其一是指润滑油能将其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不溶物或悬浮在油中,形成稳定 的胶体状态而不易沉积在部件上;
其二是指将已沉积在发动机部件上的胶状物、积炭 等,通过润滑油洗涤作用于洗涤下来。 清净分散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它 能吸附油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并使污染物悬浮于油的表面,以确保参加润滑循环的 油是清净的,以减少高温与漆膜的形成。分散剂则能将低温油泥分散于油中,以便在 润滑油循环中将其滤掉。清净分散添加剂是它们的总称,它同时还具有洗涤、抗氧化 及防腐等功能。因此,也称其为多效添加剂。从一定意义上说,润滑油质量的高低, 主要区别在抵抗高、低温沉积物和漆膜形成的性能上,也可以说表现在润滑油内清净 分散剂的性能及加入量上,可见清净分散剂对润滑油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加入抗氧剂和抗氧抗腐剂的原因
用燃料油、煤油、汽油、天然气或人造气体、液化气等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必须使用润滑剂(如石蜡基润滑油)来润滑它们的运动部件。润滑油在使用中要与空气接触,各种机械设备也会产生热量,使运转中的摩擦部位温度升高,另外,设备中的各种金属材质,如铜、铁等均会起催化作用加速油品的氧化变质,最终是润滑油粘度增加,生成酸性物质腐蚀金属材质,也会生成各种炭状或沥青状沉淀物质如漆膜等堵塞管路。所有这些变化均对油品的继续使用和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求油品有较好的抗氧和抗腐作用。在油品中加入抗氧和抗腐添加剂,其目的是抑制油品的氧化过程,钝化金属对氧化的催化作用,起到延长油品使用和保护机器的目的。
经过一定精致的基础油,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是不能满足近代及其的跟中苛刻要求,必须加入抗氧抗腐添加剂。添加量仅次于清净分散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居第三位。
降凝剂机理
降凝剂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聚合物或缩合物,在其分子中一般含有极性基团(或芳香核)和与石蜡烃结构类似的烷基链。降凝剂不能阻止石蜡在低温下结晶析出,即油品的浊点不变,它是通过在蜡结晶表面的吸附或与蜡共晶来改变蜡晶的形状和尺寸,防止蜡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使之仍然保持油在低温下的流动能力。要强调的是,降凝剂只在含有少量蜡的油品中才能起降凝作用,油品中不含蜡或含蜡太多都无降凝效果。最常用的降凝剂有二甲基丙稀酸甲酯
防锈防腐剂机理
防锈剂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化合物,其极性基团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吸附力,在金属表面形成紧密的单分子或多分子保护层,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另外,溶解防锈剂的基础油,可在防锈剂吸附少的地方进行吸附,深入到防锈添加剂分子之间,借组范德华力与添加剂分子共同作用,使吸附膜更加牢固;另外,由于基础油的作用,使添加剂对金属表面的吸附更加牢固不易脱离,油还可以与添加剂形成浓缩物,从而使吸附膜更加紧密。总之,基础油的这些作用,有利于保护吸附分子,保持油膜厚度,起到一定的防锈作用。最常用的防腐蚀剂如:磺酸钡、磺酸钙、改性磺酸钙、硼酸胺、羧酸胺
油性剂
主要是指润滑剂减少摩擦的性能。以提高这种性能的目的而使用的添加剂称为油性剂(Oilness agents),有时也称为减摩剂(Friction reducer)或摩擦改进剂,用作油性剂的是某些表面活性物质,如动植物油脂、脂肪酸、酯、胺等。
抗磨剂
是指润滑剂在轻负荷和中等负荷条件下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磨损的能力。如:硫化油脂、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金属盐。
极压剂
是指润滑剂在低速高负荷或高速冲击负荷摩擦条件下,即在所谓的极压条件下防止摩擦面发生烧结、擦伤的能力。极压剂多含有硫 磷 氯等活性物质,极压剂在摩擦面上和金属起化学反应,生成剪切力和熔点都比原金属低的化合物,构成极压固体润滑膜,防止烧结。最常用的极压剂如:硫化烯烃、磷酸酯、氮化物。
抗泡剂
润滑油使用中,常会受到震荡、搅动等影响,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以至于形成气泡,则将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加速氧化速度,导致油品损失,而且会阻碍油品的传送,使供油中断,妨碍润滑,对液压油影响其压力的传递。抗泡剂作用主要是抑制泡沫的产生,提高消除泡沫的速度,以免形成安定的泡沫。它能吸附在泡沫上,形成不安定的膜,从而达到破坏泡沫的目的。最常用的抗泡剂是甲基硅油抗泡剂
另外再谈谈市场上常用的固体添加剂
现在市场中有众多宣称能提高机油保护功能的添加剂,而且不同品牌以不同的作用机理进行宣传。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类型:
(1)石墨、二硫化钼类固体悬浮型 主要起减摩抗磨作用,但只能应用于固体润滑和低速大负荷设备,当发动机转数超过1000r/min时它们没有任何作用。另外,它在润滑油中的状态不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及温度条件下会发生析出现象。其析出物会造成油路的堵塞,并加速油泥的形成。
(2)特氟龙树脂微粒型 作为抗磨剂曾在美国应用广泛,但由于它在低温下会沉积在油道、油泵集滤器上造成堵塞,以及沉积在活塞环槽内使其失去活性,并加速油泥的形成,现在美国很少推荐使用。
(3)含铜、铅等重金属微粒的镀膜类 能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起抗磨及抗极压作用,但是必须使用滤芯孔径略大的机油滤清器,否则会被被过滤出来,堵塞机油泵及油路。再有,长时间使用它会在活塞及缸体表面形成膜状物,造成两者粘结,易出现粘环等现象。
(4)磁性油精类 是一种表面金属磁化剂,主要起减摩、抗磨作用。该类产品有效作用时间太短,需不断添加,费用较高,而且会干扰汽车上的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5)含氯型“氯”是一种良好的极压剂,但不适合发动机高温高速的工作环境,而且会在适宜条件下产生酸,对发动机中的金属产生潜在危险。此外,氯添加剂可能会与润滑油中已有添加剂发生匹配问题,引起其他副作用。
(6)无铅、无氟、无氯的化学成膜剂类能同时表现出抗极压性、抗氧化性及一定的抗磨性。由于它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化学反应膜作用持久,因而能有效延长润滑油和金属机件寿命。
请教刹车油级别跟机油
刹车油(制动液)分类
刹车油分为三种类型:醇型、矿油型和合成型。其中醇型与矿油型已经淘汰,目前市面上的刹车油为合成型。
合成型刹车油
合成型为人工合成的刹车油,是由聚醚、水溶性聚脂和硅油等为主体,加入润滑剂和添加剂组成。其使用性能良好,工作温度可高达200 ℃以上。它对橡胶和金属的腐蚀作用均很小,适合于高速、大功率、重负荷和制动频繁的汽车使用,因此成为目前使用最多最广的一种刹车油。
合成型刹车油又分为醇醚型、酯型和硅油型三大类型,但使用最多的是醇醚型和酯型。
1.醇醚型 常见于DOT3。醇醚型的化学成份为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所以在使用或贮存的过程中其含水量会逐渐增高。由于刹车油的沸点会随着水份含量的增高而降低,所以其制动性能会随之下降。当你发现需要用力踩刹车才能制动时,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刹车油的水份含量过高。刹车油一般每两年一换。
2.酯型 常见于DOT4。酯型则是在醇醚型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的硼酸酯。硼酸酯是由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通过和硼酸的酯化反应而成。硼酸酯的沸点比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更高,所以其制动性能更好。硼酸酯还具有较强的抗湿能力,它能分解所吸收的水份,从而减缓了由于吸水而导致的沸点下降。所以酯型性能比醇醚型更好,价格也更高。
3.硅油型 常见于DOT5。硅油型的化学成份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它的沸点在这三类中是最高的,所以价格也最贵。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它几乎完全不吸水。然而,正由于它对水份极强的排斥能力,进入其管道内的水份不能与其混溶,而以水相存在。因为相对于刹车油而言,水的沸点极低,所以这不混溶的水分会导致制动性能的急剧下降。因此,硅油型的应用范围较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