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斌、何小鹏回应Model Y降价一事,特斯拉为什么要在中国降价?

2.特斯拉即将大降价?谣言还是实锤?

3.Model 3降至25万起,特斯拉:我岂止割韭菜?同行竞品一样割

4.特斯拉突然降价,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5.特斯拉再度开启降价模式,是其连续盈利下的结果吗?

6.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

李斌、何小鹏回应Model Y降价一事,特斯拉为什么要在中国降价?

特斯拉回应降价原因_特斯拉回应降价原因是什么

主要还是因为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投入生产后,其成本开始大幅降低,所以相应的汽车售价也开始降低。近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其国产版特斯拉Model Y开始上市,并且其价格相对于之前的进口版要低16万左右,也就是说一台强续航版本的Model Y只要36.99万元,这次大幅降价,意味着原本四十几万的车开始调到三十几万,并且即将面对BBA和国产电动汽车的竞争。但显然作为在华月销量已经突破两万的特斯拉,其竞争力要比国产车企更加强一些。

但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都展现的比较乐观,首先是蔚来董事长李斌回应该事件表示,降价其实是意料之中,而且随着特斯拉的产能不断上升,未来其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很有可能下降到30万以内,因为三十万以内可以享受到新能源补贴。不过面对竞争,李斌表示,目前电动汽车的主要对手还是燃油车,所以特斯拉销量上升,也意味着电动车市场更大,这对大家都是好事。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也表示,降价这只是营销方式而已,长期来看,降价也是一把双刃剑,该品牌可能随着价位降低,丧失一部分高端用户。

其实这次冲击最大的还是蔚来汽车,因为其发布的三款车型,都是三十万价位左右,其中蔚来EC6是直接和特斯拉Model Y价格重合的,所以未来必定会有一番竞争。

而在特斯拉宣布降价的当天,有媒体就爆料,不少EC6的预定用户,开始退单,转去预定特斯拉Model Y,虽然蔚来官方随即反驳了该言论,但特斯拉Model Y降价对蔚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特斯拉即将大降价?谣言还是实锤?

特斯拉又登上热搜了!

网传本周六特斯拉将大降价,Model Y系列降4.3万元,Model Y系列降4.6万元

众多网友留言:

针对特斯拉降价的消息,CMZ专门去特斯拉进行了求证,店内工作人员回应表示“暂无消息”。

实际上,回顾特斯拉之前的降价,关于特斯拉具体降价的时间,几乎没人预测成功,不然也不会有特斯拉降价当天的“维权潮”了。

不过,大家也别失望,下半年特斯拉肯定会降价。

原因一:

近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降价潮

4月7日,特斯拉下调了美国的售价

Model 3和Model Y分别降价1000美元、2000美元,Model S和Model X降价5000美元,整体降幅在2%至6%之间。

4月14日,特斯拉下调了丹麦的售价。

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售价下调9.1%至42.699万克朗,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下调9.2%至45.65万克朗。

4月14日,特斯拉下调了新加坡的售价。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售价下调了4.3%至5%。

4月15日,特斯拉下调了香港的售价。

Model 3 Performance,“一换一”价格由44.0335万港元起,减幅达14.7%;Model 3长续航版本,“一换一”价格为39.9485万港元,减幅为11.06%;Model Y长续航版本及Performance版本分别亦将降价8.7%及9.03%,至45.9685万港元起及48.7205万港元起。

4月18日,特斯拉再度下调了北美地区的售价。

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下调9.1%从52990美元降至至49990美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下调8.5%从56990美元降至至53990美元,Model 3后轮驱动版售价下调7%从41990美元降至39990美元。

原因二:

特斯拉今年的销量目标是200万辆车,这意味着特斯拉平均每月需要卖出16.7万辆车。

而今年1-3月份,特斯拉销量为22.9万辆,并未达到预期。

下半年,特斯拉肯定会以价换量

原因三:

近几个月,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相比高位跌幅达60%。

这意味着电池生产成本至少降低一半,一台车纯电动车型至少能节省30-40%的生产成本,留给车企降价的空间非常大,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型价格战激烈的当下,特斯拉肯定会放弃利润选择增配或降价来换取市场。

原因四:

马斯克多次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很多人都想买一部特斯拉电车,但是可能负担不起,所以只有把车价降下来,才是真正满足大众的需求

近日,马斯克更表示:未来特斯拉更有可能0利润销售车辆。

原因五:

现在国内能与特斯拉相提并论的就只有比亚迪了,而近期频频传出比亚迪的降价消息

竞争对手都在降价,相信特斯拉也快坐不住了。

今日话题:你认为特斯拉会在几月份降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参谋长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Model 3降至25万起,特斯拉:我岂止割韭菜?同行竞品一样割

10月1日美股一开盘,特斯拉股价一度暴涨近3%,市值激增约640亿元。一看特斯拉官网,才明白为何特斯拉的股值又迎来暴涨。在国庆与中秋之际,特斯拉送上“大礼”,官方宣布下调国产Model?3的售价。

官降后国产Model?3的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为24.99万元,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为30.99万元。在价格下调前,这两个版本车型的售价分别为29.18万元和34.41万元。

事实上,24.99万元的起售价比此前拼多多平台推出的团购秒杀价25.18万元还要低。此前特斯拉就与拼多多引发一场“团购门”事件,也引起了大量消费者的热议,虽然最终双方都并没有“低头”,但如今看来特斯拉调整Model?3的价格至24.99万元,或许是别有用意。

特斯拉割韭菜是专业的

不过,国产特斯拉Model?3自从去年11月22日上市以来,已经调整了6次价格,由最初的35.58万元一直降到如今的24.99万元,下降幅度接近30%。但需要知道的是,国产Model?3上市以来还不到1年的时间,如此频繁调整价格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也能够看到此前不少特斯拉车主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割韭菜”行为,甚至有部分车主拉横幅以及诉讼等方式发起维权。所以,当这次特斯拉又降价时,就不知道特斯拉国产Model?3车主现在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同时也再一次验证等等党还是胜利的。

这次降价主要是因为Model?3零部件本土化的提升,使得成本降低不少,再者,新款Model?3采用的将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但有意思的是,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后,Model?3的综合续航里程反而更长了,达到了468km,相比此前的445km足足多了23km。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之下要低一些,那么续航里程增多是否也就意味着电池的数量增多了、整车质量重了?这是值得考究的。

一个奇怪的现象

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即使Model?3的价格不稳定,但国人却依然愿意为其买账。本次特斯拉Model?3降价,依然有不少消费者直呼真香,毕竟25万元这个售价确实诱惑很大,但据悉特斯拉依然还有可能实现降低成本。

那么,按照特斯拉似乎不在乎提升利润的思路,未来是否还会降价?这是无法考究的。事实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强调过“如果我们不能让人们买得起汽车,我们的使命就不算成功。”那么,蠢蠢欲动的你是否又敢买呢?

“恨人做恨事”,不给同行竞品留有余路

从另一角度来看,Model?3这次补贴后的售价影响范围较大,似乎特斯拉想把传统企业和造车新势力一网打尽。很显然,对于起售价为22.99万元的小鹏P7、22.98万元的比亚迪汉EV等车型来说,可谓压力颇大,甚至对于豪华品牌如奥迪A4L等车型也会受到影响。毕竟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实在太强了。

我国的汽车新能源市场确实需要一条“鲶鱼”,但特斯拉这条“鲶鱼”似乎太过活跃了,如今的问题是其他的鱼能否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整个纯电动市场的格局或许将会改变。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的纯电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好比苹果刚进入中国时,很多手机品牌都被一扫而清,但随着如小米、华为等品牌敢拼敢做,如今的认可度也是不断上升。可预见的是,未来中国汽车新能源市场的期待值依然非常高。

汽车网评:特斯拉Model?3降价或许引起市场格局变动

从此前的销量来看,特斯拉Model?3确实呈现不断上涨。如今再次降价,虽然可能会引起不少特斯拉车主的不满,但同时也会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对于蠢蠢欲动的消费者而言,特斯拉的品牌力实在太香,但未来Model?3是否还会降价,这些都是不得而知的。而对于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企业来说,将会在汽车新能源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中国汽车新能源的格局或许将会发生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突然降价,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近年来电动汽车开始兴起,因为电动汽车更加环保,深受人们的喜爱,说起电动汽车,相信很多人都对特斯拉有所了解,毕竟特斯拉也算是电动汽车里面的高端品牌,近来由于电动汽车的大促销,特斯拉这个高端品牌也有一次大降价,但是很多人买了之后就后悔了,之所以降价其实是因为特斯拉的质量变得不再和从前一样好了,尤其是汽车的车皮质量更是大打折扣,还有就是其他的部件也都出现了问题,现在很多人开始关注特斯拉的价格,只要这个高端品牌开始降价,那么想买特斯拉的人就要仔细斟酌了,因为在质量问题这件事上被很多人诟病了,在每次的降价期间特斯拉Model3的起步价基本都是25万左右,这让很多人开始怀疑,特斯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缩减了成本,这就有点误导消费者了,消费者在买之前应该仔细斟酌一下了。

一、特斯拉旨在打开中国市场

对于这次事件特斯拉副总裁也及时作出了回应,说是不存在任何隐瞒欺骗消费者的情况,也没有所谓的误导消费者,我们旨在打开中国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特斯拉品牌。

二、降价是为了促销

特斯拉作为一个高端品牌,虽然在质量问题这件事情上对公司品牌的影响已经很大,但是公司战略仍然是进行降价,就是为了进行促销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三、疫情关系销量不佳

汽车降价其实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还有就是因为疫情的影响,给公司造成的亏损太多了,很多不知名的汽车销售场由于销售不佳都倒闭了,所以出现了一波汽车降价出售的情况,特斯拉也是不例外,由于疫情关系销量不佳,所以进行降价促销。

特斯拉再度开启降价模式,是其连续盈利下的结果吗?

特斯拉在用近乎自杀的方式向对手发起挑战,只是,由于特斯拉利润空间大,有承受能力,其他新能源企业恐怕就要有点承受不了了。

特斯拉此举,绝对不是正常行为,降价幅度这么大,完全是想整垮对手。如此一来,原本就利润很薄的企业,恐怕会顶不住。

实际上,特斯拉此举,也是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好的情况下,用破罐子破摔的方式在自救,亦即用这样的方式击败竞争对手,再用市场换价格,以达到自救的目的。因此,其他车企需要采取措施,做好应对之策,别掉入特斯拉的陷阱之中。

当然,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出发,价格下降了,那么性价比就高了,肯定是实惠。但是,车企不会单单为了老百姓的实惠出发而降价,都是资本运作

随着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完工,产能大大提升。提高了交车的效率,以前好几个月交付,现在甚至最快可以3周交车。供大于求,所以就得想办法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

再者随着咱们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比亚迪,小鹏,问界,理想,蔚来等。就拿咱们国产的比亚迪汉来说,前9个月,Model3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9.9万辆,同比下降11.4%,比亚迪汉则销售了18万辆,同比增长125.3%。距离预订的年销量150万的特斯拉来说,很明显的感到了压力!

从利润上说特斯拉是所以新能源车企里毛利率就大的,能达到27.9%。家大业大,降点利润问题不大,但是,由于2022年原材料上涨,我觉得对咱们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具体还没听说那个车企,跟着一齐降价。

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

10月1日,大假第一天,Model?3又一次几无预警地降价了。

即将装配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国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也就是最便宜的版本补贴后售价从27.15万元下调至24.99万元,降价2.16万元,续航里程提升了20公里,现为468公里。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本补贴后的售价为30.99万元,降价3.41万元。

最低价比7月拼多多搞的万人团购还便宜1万多,太扎心了。

怨念最深的莫过于Model?3的老车主。但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当“韭菜”了。

△一个新的韭菜,它发芽了

这已经是特斯拉Model?3从去年上市以来的第七次价格调整,每一次降价,都会听到无数车主抗议的声音,表示自己在降价前被销售人员催促提车。

以标准续航后驱版为例,最初进口版价格36.39万元(未能享受补贴),国产版开启预订时进行了调价、交付时进行了调价。今年4月下旬“四部委”联合发布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当时Model?3的价格并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标准续航升级版选配后超过30万,同样不能享受补贴。为了迅速应对新能源车补贴新规,5月1日再一次调价,补贴前售价调至29.18万元,补贴后价格为27.15万元。

针对这次调价,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解释到:

起步售价低于25万元的Model?3,一定会对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带来不小的打击,比如小鹏P7和比亚迪汉EV。小鹏汽车这边也没闲着,立马发布了春节前P7的保价声明,

对于捧着钱观望的潜在客户来说,现在Model?3的价格确实也没有再犹豫的必要,虽然配置跟造车新势力相比会差不少,但毕竟是特斯拉。尽管国产Model?3的装配工艺从来都被嫌弃,但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接下来10月份的新能源车销量我就相当期待了。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9月的Battery?Day上重申今年会冲击年销50万辆的目标,并表示预计今年将增长30%至40%。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向全球客户交付32万辆新车,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需要交付18万辆新车才能完成目标。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特斯拉四季度的表现。那大家评论区猜一猜,下一波调价会是在什么时候?

这次调价其实也是上海基地零部件供应链本土化率带来的优势之一。国产版Model?3刚上市时零部件国产化率是30%,最终目的为100%。这也给整车价格让出了更大的空间,很多人猜测,Model?3的最终价格将会稳定在20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