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审员资格证怎么考?

2.汽车行业前景展望

内审员资格证怎么考?

汽车质量内审员_汽车行业内审员具备什么条件

内审员资格证考方法:

国家内审员证书考试可以参加培训班或者网络培训班或者函授培训班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参加内审考试合格后就可以获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了。

如果想考一个内审员资格证书,首先要选择一个门类,内审员的类别有: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一、ISO/TS16949汽车质量管理等等很多。

报考内审员资格证条件

1、内审员不需要国家注册,没有硬性的条件。

2、国家注册管理体系内审员,一般称为外审员,属于资格名录内的认证人员,报考时无相应工作经验要求,但注册正式级别时有条件。

3、本科毕业可以直接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可以注册实习审核员,无工作经验要求。

4、当实习审核员期间能够完成相应审核经历,注册升级为正式审核员时,要求本科毕业后4年,其中专业经历2年。专业工作经历因领域不同有差别,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要求的适宜的质量管理专业工作经历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技术、检测、质量管理、教学、科研及相关标准修订等工作经历。

内审员职业前景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它是一个非性国际组织,由100多个国家组成,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制订国际标准达成一致意见提供一种机制,制订的标准实质上是自愿性的,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认证不只意味自身在管理能力的提升,对客户而言也是信誉的保证。

内审员即企业内部审核员,是按照 ISO 认证规范要求对企业工作实行内部审核的人员,除了对于认证企业要求必须有内部审核员外,由于内审员熟知各项国际标准,内审员在企业内要监控几乎所有的工作流程和环节,因此在工作的同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检验与提升,由于内审员工作性质特殊经常要与企业中、高层领导接触,所以获得升职和发展的机会更多,更能实现自身的梦想。

汽车行业前景展望

都闪开,这题我会。

我在汽车行业踩过的坑,或许比你走过的路都长。先交代下背景,汽车科班出身,本科东北某985汽车学院学习,在汽车圈内说是根红苗正一点都不为过,那校友海了去了。那时候去隔壁学校打球,说你是汽车学院的,妹子都是托着下巴仰望......。本科毕业的时候,招聘季简直就是各大车企花式抢人,当时的起步薪资非常不错,学计算机 ,金融的也都想进车企。当时学校里有各种班,大众班,丰田班啥的,毕业大多会选择合资,因为销量好钱多。

我当时毕业的时候,本来想着工作,但又觉得学历高点总归是好的,签了工作后然后考得研究生。硕士阶段主要研究排放,那时候排放很火的,智能网联根本不算啥,听都没听过。硕士期间主要是搞测试,搭台架操作Horiba排放仪,油耗仪,都不在话下。仿真软件AVL 全家桶也有所涉猎。

硕士毕业那时候郭嘉4万亿砸下来没几年,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找,当时南北大众,上海通用基本是大家的首选,不过那时候互联网开始发力,学计算机的不那么愿意去车企,当然南北大众的待遇还是完胜中小规模的IT企业。然而,当年自己比较年轻,再加上有点情怀,受学校老教授感染,当时老教授对南北大众嗤之以鼻,极力建议我们毕业生去自主搞技术,然后我就去了某汽技术中心。那时候正赶上排放升级,再加上我之前有一些底子,就被分配去做整车排放测试,就这样先搞了四个月测试工作,其实也没啥技术含量,更多的时间是在调试与维护设备。也就是这段时间让我明白汽车行业没有所谓的超级英雄,更多的是团体作战,大多数都是螺丝钉。然后,当时有一个发动机研发攻关项目缺人,就把我这半吊子给抽调过去。当时还是很开心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能正向参与研发还是很欣慰的,另外技术中心领导就是发动机出身。当时主要参与燃烧室,供油系统及标定相关开发工作。起初主要负责仿真工作,三维建模,画网格,啃各种模型(湍流,喷雾,蒸发,燃烧,排放),试制以后又从事标定相关工作,现在依稀只记得调最佳点火提前角,扫MAP图了。测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出了任何机械相关问题都需要自己处理。换火花塞,喷油器,活塞环啥的都是自己弄。但是唯独ECU我们不敢碰,当时的ECU像宝物一样用一个盒子保护起来,从那时起我就觉得ECU不简单,大有可为。

后来,我就从事发动机及整车标定工作, 当然接触最多的就是INCA软件,刚开始主要是跟着前辈调调参数啥的。慢慢地觉得光调参不懂策略不行,然后就开始苦练内功,找了本电控开发的书籍看,才明白原来标定是V流程末端的一个环节,同时也逐渐意识到标定有点像程序员,都是吃青春饭的。

接下来,新能源浪潮来了,当时在国家补贴推动下,各大车企都在搞新能源汽车,当然有搞技术的,也有骗补的。而此时,发动机也在朝着电气化发展,正好部门有个混动的项目要上,我就踊跃参加,还记得确定架构方案时,把市面上混动的拓扑结构基本都研究了。现在还能记得丰田功率分流CHS,欧洲P0-P4,本田IMMD, Volt,以及上汽的混动拓扑结构。确定架构后,我争取到了控制策略的开发角色,其实我也只是负责两种模式下的策略,用的策略大多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基于, 不过后来项目被砍了,可能是由于投入成本太高,预计收益一般。被砍了之后,转而开发微混48V控制系统。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功能安全,当然主要是和供应商学,因为刚开始我们连需求都提不出来。后来公司内部进行质量自审,我配合质量口的同事,对部门内部流程进行梳理,从此接触了质量,后来考了一个内审员证书,有一段时间也在纠结要不要走质量这条路,考16949证书,后来还是放弃了。

再后来,就是智能网联的浪潮了,因为我算是公司内部比较早接触功能安全的,就安排我做整车级功能安全,包括对供应商评审啥的我也会参与。当时智能车,新能源等初创公司被资本看好,各种融资,总之就是不差钱,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待遇翻倍没啥问题,但最终还是没跳。整车级的功能安全自然是离不开整车EEA架构的,慢慢地就客串成EEA架构设计师。

现在,主要负责整车EEA架构顶层设计,涉猎面包括但不限于EEA架构设计,Classic/Adaptive Autosar, SOA 架构落地设计,MBSE方法及工具链,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ASPICE, 及IATF 16949. 当然,我说的只是涉猎,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当然,还有很多工作细节就不展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