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2.补贴取消并非空谈,新能源产业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3.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4.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_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怎么写

汽车新能源技术主要学习汽车一整套检测与维修技术,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只要喜欢动手,技

术都是可以学会的

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首先的话要有一定的汽车维修的基础,尤其是机电方面的,基础扎实的话学习还是很简单的。最主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实践,这样的话学习起来会简单很多。

这几年新能源是国家提倡的方向,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方向, 目前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主要分为电控技术、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还有汽车原理。您只要在以上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就是可以适应这个业要求的。供参考。

可以的,工作不分男女,主要看不看自己是不是愿意去学,只要想就成功了一半了,个人觉得学这方面技术应该很好,学成后薪资待遇都很不错,尤其是电池方面的人才更是"一将难求"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补贴取消并非空谈,新能源产业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据悉: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近日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补贴最高上限由2016年的5.5万元下调至4.4万元。地方政府各级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的50%,而此前中央与地方财政补贴配比大部分为1:1,各大标题党媒体纷纷标题为“新能源车补贴额度今年减20% 至2020将个人补贴完全取消”等,今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板块也走势疲弱,跟随大盘纷纷回调,怎么看待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对后期板块的影响?

其实这个坡度也就是市场此前传闻的版本,并无二致,我在之前的政策面把脉:锂电新思考一文有过解析,本文主要就相关政策影响和当前市场情绪背后作一解读。

2020将个人补贴完全取消:补贴退坡政策

这里的年度20%退坡是早已预料的,中规中矩,最具杀伤力的一条是同时规定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的50%,这样一来,实际能拿到的补贴下降幅度就远远不止20%了,举个例子:在北京去年续驶里程25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国家补5.5万,北京市再补5.5万。今年,“国补”降20%到4.4万,那么“地补”最多只有2.2万,相当于少补4.4万,下降幅度40%!对购车积极性影响不小。

此外,1月23日工信部发布国补新规后第一批补贴目录——2017《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车型目录》(第一批)。去年5批目录正式作废。本批目录共包括18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客车74款,乘用车73款,专用车38款。分企业来看,北汽(29款,占比15.6%)、金龙(21款,占比11.3%)、比亚迪(19款,占比10.2%)、东风(17款,占比9.1%)、宇通(17款,占比9.1%)。很多去年能卖的车型因为不在第一批目录里面,不享受补贴,暂时没法卖,只能等后续批次,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2020将个人补贴完全取消:骗补惩处情况

2月4日,工信部网站公布了7家涉及“骗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分别是金华青年汽车、上汽唐山客车、重庆力帆乘用车、郑州日产汽车、上海申沃客车、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重庆恒通客车。并对7家企业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这7家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诸如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未安装电池和电机控制器、未安装电池、电池安装不足、未安装电机控制器、电池电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驱动电机生产企业与《产品公告》不一致等等,可见监管层对新能源汽车的监管已经从大水漫灌进阶到精准打击,更加注重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上去年9月财政部首次公布吉姆西、苏州金龙、五洲龙、奇瑞万达、少林客车5家企业详细骗补行为,并给予吉姆西“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对11家骗补车企给予了行政处罚,1家直接取消资质,处罚力度较重。

在惩处的同时,发改委1月份也批复了两个新能源纯电动车项目,分别是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源机械有参股)和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两项目总投资达61.52亿元人民币,健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针不变,恩威并施。

2017年开局之初,新能源汽车就面临补贴退坡、目录重审、骗补惩处等一系列凛冽寒风,这都是前两年企业不注重内修留下的历史欠账,其间经验教训值得企业和监管层好好反思。

2020将个人补贴完全取消:市场观察

1.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一方面补贴下降带来的是成本上升,车企要考虑是否转嫁给消费者;一方面没有入围第一批目录的车型不敢卖,在等待后期目录。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冷淡,季节性周期和观望情绪是最主要因素。《法制晚报》记者报道称,北京新能源车的销售几乎停滞,对于部分指标即将到期,急于买车的消费者,也只能和经销商签订预售合同,要等最终售价公布后才能拿到车,一些消费者甚至要面临弃号的风险。

对于价格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愿意贴这个钱。原因很简单,消费者不一定能接受车价上涨,毕竟这么多年,新车都是越卖越便宜,并没有越变越贵的例子。”但不排除个别车型轻微涨价的现象,新能源汽车未来应对补贴退坡之路唯有依靠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尤其是电池成本)。

一季度本身是新能源汽车销售淡季,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不排除一季度产销量同比止步不前,但一个季度的时间放在整个产业跨度看,并不致命。

2.成长股被抛弃的时代

哪怕是熊市,成长股因为PEG支撑估值一直不便宜,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在缺乏新的刺激因素情况下,各个板块的成长性个股都不受待见,被主流资金所抛弃,阴跌不止,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相反是周期性的黄金,有色,水泥,化工,钢铁,煤炭,稀土等轮番表演。

归属成长股的新能源汽车被暂时冷落数月也很合理,任何股价的运行都是涨跌周期交替反复,走走停停,有的在出现一个大波浪之后归于平静,甚至数年都翻不了身,有的则始终保持螺旋上升,回头看所走过的那些调整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足挂齿。当下的成长股估值并不贵,只要找准那些成长性相对确定的个股,继续的调整或者下跌我们应该感到的不是恐慌,而是“终于等到这样的机会”这种感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茅台也不是一年涨几百倍的。

3.行业长远看法

王传福认为,退坡以后,从政策导向型转为市场导向型,企业要研究市场需求,要挖掘潜力,推动产品创新。的确,在补贴高的时候大家都想着赚补贴钱,一个塑料壳加四个轮子,再装块电池就可以骗补贴,来钱太容易,忽略了自我研发能力的提升,补贴下降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企业由此注重内功的修炼,唯有市场形成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才能健康发展,价格也才能下降。有位粉丝形容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扶上马,送一程,然后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不是没道理。

当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00万辆,未来指望每年翻翻不现实,稳一点,慢一点,伴随着一批伟大的企业成长起来。行业集中度提升、规模化趋势日益凸显,行业龙头市场份额提升,良币驱逐劣币,这是我们期望能见到的效果。

说到底,2020年完全不补贴只是一个新闻标题,背后并非这么简单粗暴的逻辑,立足当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个股都不宜过高期望,而应该择机播种布局,等待未来的收获,股价涨跌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强扭的瓜不甜,顺应趋势定对策。

更多补贴政策消息:

2020年取消补贴是真是假 到底怎么回事

2021年将完全取消电动汽车补贴

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一、新能源汽车检测所使用的技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的教育水平不够,不能完全掌握车辆检测的核心内容。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检测技术存在一些盲点,不能适应汽车维修的背景。新能源技术。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二、新能源汽车检验体系不完善,发展相对较短,检验体系不完善,检验过程不顺畅。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重要推广期。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测试缺陷会影响测试系统。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不断完善其检测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引进主要的专业检测人员。

三、汽修车间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车辆检验质量差

在检验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只清洗汽车,而忽略了汽车的加工细节,导致检验质量低,检验方法过于随意。如果检验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车辆进行故障排除,症状可能会时有出现,而不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不同的4S门店以不同的价格销售不同的汽车零部件,这让消费者很难买到匹配的配件。使用非原装零件进行汽车维修,导致维修效果差、维修检验质量低,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四、电池更换和维护成本较高

安全对于追求环保、节能和新能源的汽车来说非常重要,优质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价值非常突出。一般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池的效率会逐渐降低,汽车电池需要更换,更换成本相对较高。然而,这种电池容易受到温度、压力、内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和自燃,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肯定不会是最终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环节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以及售后运维。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如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徐枭,王巧凤,周荣,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J],上海汽车,2009,(5):7—10

 [2]杨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产业政策理论[J],特区经济,2012,(2):302—304

 [3]李光,影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6):14—18

 [4]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3—27

 [5]田萍,新能源汽车是新的经济增长点[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9):74—76

 [6]方海洲,胡研,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分析[J],汽车科技,2009,(3):7—10

 [7]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全球氢能研发及相关政策调查报告[R],2004

 [8]德勤全球制造组,电动车现状与消费者期望之比较[J],全球视角,2011,(1)

 [9]曾耀明,史忠良,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J],企业经济,2011,(2):107—109

 [10]李东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挑战及对策[J],广东经济,2011,(2)

 [1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80—317

 [12]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

 [13]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杨海霞,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落定,中国投资[J],2012,(11)

 [15]张海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刘浩华,程杨,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风险关键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

 [17]章荣武,“钻石模型”及其应用:中国船舶工业产业竞争优势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2006

 [18]赵亮,BYD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张坤,安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赵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3

 [22]王慧,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3]温岳中,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方玲,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文凯,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6]陈柳钦,美日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汽车工程师,2010,(10):22—25

 [27]孙浩然,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8]金永花,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略对我国的借鉴[J],东北亚论坛,2012,(3):105—112

 [29]高飞,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0]韩怀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